《2021年机器视觉行业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分析报告(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机器视觉行业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分析报告(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从当前来看,Apple为机器视觉主要用户,其创新大小年对于行业有明显周期性影响。从单一头部客户向多客户渗透是长期趋势,随着国内智能化需求的提升,单一客户带来的周期波动有望趋缓。 市场扩张取决于终端客户的使用意愿,而终端客户的使用意愿与其盈利能力高度正相关。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例正不断提升,进而有望提振机器视觉需求。 从全球来看,机器视觉的下游需求结构相对单一,半导体及电子制造仍占据半壁江山。 我国机器视觉应用以制造业为主,其中又以电子、平板显示、汽车、电池等行业为主。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引入机器视觉。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型产业的兴起,也有望进一步拓展机器
2、视觉的市场空间。 机器视觉系统中,软件以及系统是核心,能为整套方案带来更高的产品溢价。 根据我们的调研,康耐视、基恩士平均一套方案的价格在6-7万,软件价值占比超过50%,并占据高端产线;国产厂商整套方案价值较低,硬件占比较高。 国内厂商加强在算法上的突破,有助于其向更高端、精密的工序渗透,提升单套方案的价值量。 根据CBInsight数据,目前中国已是继美国、日本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领域应用市场,包括机器视觉设备在内,2019年国内总市场规模达138亿元,国产化率约为40%,预计2022年国产化率提升至55%。 光源市场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奥普特为光源环节龙头企业;其余各环节国产化率较低,产业链国产化亟待突破。目前海康、大华已具备工业相机生产能力,软件算法方面,凌云、海康、大恒、奥普特已具备开发底层算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