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200724[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业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20200724[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深度研究 2020 年 07 月 24 日 银行 增持(维持) 银行 增持(维持) 沈娟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4040002 研究员 0755-23952763 蒋昭鹏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20050002 研究员 0755-82492038 1非银行金融 /银行 : 行业周报(第二十九 周) 2020.07 2非银行金融 /银行 : 行业周报(第二十八 周) 2020.07 3银行 : 明确让利来源,贷款需求稳定可期 2020.07 资料来源: Wind 夯实资本实力,中小行改革正当时 区域性银行战略研究(四):资本补充深度研究 核心观点 新
2、一轮资本补充蓄势待发,优质中小行有望脱颖而出。资本金是银行吸收 损失的减震器,监管日益强化对银行补资本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目前银 行内源性补充能力有限,更需依赖外源性资本工具,尤其是区域性银行资 本压力大、补充渠道有限。当前中小银行补资本已成为顶层设计层面的焦 点问题, 据银保监会,部分省市已经开始研究使 用专项债补资本,其中可 转债为重点工具 。政策环境对区域性银行更友好, 当前仍为银行板块估值、 仓位双底部,建议把握银行股配置机会,精选优质中小行。推荐股份行招 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特色小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成都银行。 历史回顾:重心转向区域性银行,资本工具逐步扩充 银行业共经历
3、5 轮集中资本补充时期,主体由大行逐步转向区域性银行。 1998 年、 2004-2010 年的前两轮补充均以化解国有大行经营困境为主。 2013 年资本新规背景下新型资本工具迭出,二级资本债、优先股启动。息 差下行加大区域性银行资本压力,在监管 鼓励下,城商行、农商行于 2016 年集中上市。 2019 年以来政策进一步向区域性银行倾斜,包括推出永续债、 优先股发行主体放宽、地方专项债补血、配股再度重启等,资本工具迎来 新一轮扩容,利于缓解区域性银行资本压力,提升其服务小微企业的质效。 资本现状:中小银行压力大,补充渠道较有限 虽然商业银行三级资本充足率均高于监管要求,但区域性银行资本充足率
4、 有一定压力。资本结构方面,由于大多数区域性银行并未上市,因此非上 市银行资本情况对区域性银行有较强的代表性。非上市银行的资本压力主 要来自于其他一级资本, 2019 年末其他一级 资本比例仅为 1bp,资本结构 亟待优化。资本补充工具方面,区域性银行主要依靠二级资本债补资本, 2020 年以来在政策引导下永续债发行量明显上升,但其余资本工具的发行 门槛较高、流动性不足等问题成为区域性银行补资本的障碍。 本轮展望:专项债方案渐清晰, 多元路径有望推出 监管定调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专项债认购可转债等资本工具为本 轮补资本的关注重点。可转债作为主要的补资本渠道,主要有三点原因: 1) 可转债
5、的债性符合专项债认购资本工具的要求; 2)可转债转股条款更为灵 活,转股后可补充区域性银行尤为紧缺的核心一级资本; 3)可转债补资本 为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以时间换空间,可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其他混合型资 本补充工具也为可选项,可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跳出专项债补 资本的框架,我们认为未来政策有望在创新资本补充工具、改善现有资本 补充工具的发行环境和投资环境等方面,推动多渠道为中小银行补资本。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 EPS (元 ) P/E (倍 )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收盘价 (元 ) 投资评级 目标价 (元 )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1
6、9 2020E 2021E 2022E 000001 CH 平安银行 14.01 买入 15.5017.82 1.45 1.64 1.89 2.19 9.66 8.54 7.41 6.40 601838 CH 成都银行 8.47 增持 8.959.85 1.54 1.77 2.09 2.48 5.50 4.79 4.05 3.42 600036 CH 招商银行 35.60 增持 38.7641.35 3.68 4.15 4.79 5.56 9.67 8.58 7.43 6.40 601009 CH 南京银行 7.86 买入 9.379.81 1.24 1.40 1.62 1.90 6.3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