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债券品种小百科系列之一:银行永续债:加速扩容配置新宠(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债券品种小百科系列之一:银行永续债:加速扩容配置新宠(17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综合而言,银行永续债作为权益工具的定位十分明确,品种特征显著。相较于普通永续债,银行永续债不涉及利率跳升等赎回激励机制,且赎回要求更加严格,从监管意义上看,这有利于维护商业银行资本的稳定性,但对投资者而言,理论上可能会承受久期被迫延长的风险。相较于银行发行的普通金融债,银行永续债的票息回报更加可观,同时经营比较稳健的银行选择到期赎回永续债的可能性较大,而相对于同为 5 年期的银行普通债,银行永续债的利差保护相对充足。(三)政策梳理:监管鼓励政策频出,险资配置或逐步崭露头角2019 年起,支持银行永续债发展的政策频频出台。一是2019 年1 月创设CBS 互换工具用以提升银行永续债的市场流动性,
2、提高品种的市场认可度;二是同时明确了允许保险机构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工具,从投资端支持期限匹配的险资积极认购。此外,2020年 5 月,政策方面进一步放宽保险机构投资银行资本补充工具的要求,取消此前对被投资银行的评级、资产规模、资本充足率等要求,以利于险资更好地承接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需求。二、供给格局:存量分布以大行为主,中小行发行日益活跃截至2021 年4 月30 日,存续的商业银行永续债共86 只,合计规模达到1.34 万亿,约占所有永续债的 34%,占所有金融机构永续债约 93%左右。从发行结构上看,2020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规模占所有永续债发行的比重较2019 年提升5 个百分点,证券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永续债发行也在提速。一方面,疫情背景下,不良率上升等因素导致银行资本消耗速度明显加快,补充资本的需求较强;另一方面,监管方面先后出台支持性政策,以期通过推动银行发行金融债券,进一步提升其信贷投放的意愿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