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食品饮料行业:东鹏饮料专题报告卡位能量饮料赛道多管齐下打造竞争优势-210517(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食品饮料行业:东鹏饮料专题报告卡位能量饮料赛道多管齐下打造竞争优势-210517(21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现代生活压力增大,能量饮料的抗疲劳属性受欢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长逐年提升;按工作时长划分人群结构后发现,周平均工作时长在 40 小时以上的群体比重逐年扩大,其余群体则占比有所下降。随着现代生活中人们工作时间的延长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消费者的“抗疲劳”需求将持续增长,由此将带来能量饮料市场景气度的持续提升。 从“疲劳”场景到“休闲”场景,能量饮料消费场景渐趋多元。在龙头品牌的引导下,我国能量饮料的消费场景不断拓展,尤其越来越能迎合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从职业分类上看,能量饮料的消费主力军从工作时间较长的司机、蓝领工人、快递员、医护工作者等逐渐扩大至白领
2、、学生等更多消费群体;消费场景也从加班、熬夜、运动后等各类“疲劳”场景逐渐扩展到聚会、旅行、日常保健等更为休闲的消费场景,部分能量饮料品牌开始赞助电竞、音乐节等活动,更加符合年轻化趋势。随着消费场景的不断丰富,我国能量饮料市场的增长潜力将进一步被释放。 对标海外市场,我国能量饮料量价齐升可期。即使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仍与海外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人均能量饮料销售量约 1.6 升,仅相当于日本的 50%和美、英、德等国的 20%;销售额约4.6 美元,同样仅为美、英、日等市场的 10%-20%。随着我国消费者对能量饮料的消费意识不断提高以及消费场景、消费人群的不断扩大,我们认为我国能量饮料市场未来在量、价两方面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欧睿预测,2025 年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总额及人均销售额可达 654.85 亿元/46.3 元,较 2020 年增长 46.24%/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