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绿色保险市场功能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绿色保险市场功能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从投资端来看,近年来保险资金基金主动参与绿色投资,为绿色经济提供融资支持。根据中国绿色金融研究报告(2020),截至 2018 年 11月底,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进行绿色投资的产品注册规模达 7317 亿元。2021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指导意见”),明确强调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具体来看,发展绿色保险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1)在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指导意见提出,选择环境风险较高、环境污染事件较为集中的领域,将相关企业纳入应当投保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的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发挥在环境
2、风险防范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程序和技术规范,指导保险公司加快定损和理赔进度,及时救济污染受害者、降低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海外经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海外绿色保险发展最成熟的、最具代表性的险种,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初期,大多通过强制性投保模式推动参保范围的扩展和保险基金的积累,尤其针对高环境风险的企业或设备等采取强制性投保模式,从而加速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意识的培育和市场的发展,有效解决投保动力不足等问题。具体来看,海外主要通过制定投保名录来实现强制管理,根据环境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投保名录主要包括针对设备、产品和以环境风险评价为标准的名录等。我国发展:环责险亦是我国最主要的绿色保险
3、产品。2006年以来,我国在国家层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各地方政府随即积极响应,不断强调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尤其强调在涉重金属、石油化工、危险化学品运输等环境高风险领域建立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政策有力地推动环责险的统筹发展,目前,环责险已为数万家企业提供数百亿风险保障,且风险保障规模逐年递增,取得一定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壮大。我国地方层面发展:目前多数省、市、自治区已通过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或实施方案等多种形式,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资料显示,广东、湖南、陕西等地通过地方性法规鼓励和支持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江苏、广东、四川、甘肃等地将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与企业环境保护信用评价、环保专项资金申报、信贷支持、排污许可管理等相结合,通过行政手段引导企业积极投保。根据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截至 2019年 7月,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的省、市、自治区共计 21个,涉及重金属、石化、危险化合物、危废处理等 20余个高环境风险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