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制造业融资结构与银行业金融模式分析报告(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制造业融资结构与银行业金融模式分析报告(27页).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工商银行:供应链模式领先,六位一体综合服务发挥制造业贷款头雁效应,提供“贷+债+股+代+租+顾”综合金融服务。2020 年末工商银行制造业对公类贷款余额超过 1.7 万亿元,规模领跑全行业,其中中长期公司贷款超过 6000亿元,同比+43%,充分发挥制造业贷款头雁效应。区域分布方面,工商银行加大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等国家重点战略区域的支持,2020 年末上述区域制造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 60%。融资模式方面,利用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提供“贷+债+股+代+租+顾” 六位一体服务模式,满足制造业企业的多元融资需求。其中,供应链金融为主要融资模式, 2020 年注重“稳链、补链、强链”,
2、通过制造业核心企业,满足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2020 年末,全行制造业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融资余额分别为 6300 亿元、3300亿元,同比+31%、+43%。行业结构方面,2020 年能源与原材料相关制造业债券承销占比较 2019 年下降,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则略有提升。股份行:专注综合金融服务,打造特色模式商行+投行特点突出,资产质量较优。股份行通过债券承销为制造业融资的占比更高,2020年上市股份行制造业债券融资占制造业总融资(仅考虑新增贷款和债券承销)的 66%,而大行则为 52%,体现出股份行融资形式多元化的特点,商行+投行的特点更为突出。2020年上市股份行制造业贷款规模明显放量,同比+13.1%;而年末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仅为3.72%,对全行不良贷款的贡献为 0.31%,均低于大行水平,资产质量水平更优。股份行制造业业务优势显著,与其特色模式密不可分。兴业银行为股份行中制造业贷款业务的佼佼者,规模领先的同时不良率为股份行中最低,且为投商行一体化的领先者。此外,平安银行深耕供应链金融,浙商银行平台化模式特色突出,2020 年制造业贷款增长均较为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