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76页).pdf(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1年中国一线城市出行平台调研报告2021年5月上海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企业责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当代中国研究中心#page#目录报告综述.二、研究方法与样本概况.3.1网约车司机主力军为从业3年以内的中年男性,行业整体流动性较大.73.2专职司机超过四分之三,非自有车辆占比超一半,不少司机“兼职”变“专职”3.3大部分司机每周出车7天,每日工作8-16个小时,工作负荷较重.113.4经济型网约车占比近四分之三,车内环境普遍较好.四、司机与加盟平台.15一,红到“98丽“,酷限制了司机加盟平台数量.“国火火健果,等依托聚合类平台优势异军突起.4.3“份子钱”近5000元
2、/月,抽成平均为四分之一,高租金、高抽成造成司机出车压力大.4.4每月总收入均值过万,但实际收入均值约7700元/月,超负荷运转换来较高收4.5约一半司机知道春节服务费,近一半北京司机称“无春节服务费”.28五、行业巨头滴滴平台和司机5.1预估数据与实际数据差异:滴滴平台和非滴滴平台表现各有优穷.305.2“滴滴系”司机整体受限更大,其被抽成比例更高,加盟平台数量更少335.3“滴滴系”司机每日工作时间更长、更辛苦.5.4“更辛苦”换来“更高收入”,滴滴平台司机每月总收入、实际收入均高出非滴滴平台司机约500元.365.5滴滴平台司机和非滴滴平台司机对春节服务费政策了解程度大致相同38六、专职
3、、兼职司机比较.36.1专职司机多租车,其加盟平台相对兼职司机更少、更受限.396.2对于各个平台政策了解程度二者大致相当,但专职司机加盟平台更加单一、集416.3专职司机每日工作时间更长,每周出车天数更加固定6.4体力换收入,专职司机在每月总收入和实际收入上均明显高于兼职司机44七、乘客画像.407.1乘客呈现“年轻化”特征,性别分布男女各占一半.407.2乘客职业覆盖范围较广,收入较高,月均1万.487.3乘客平均每周打车1-2次,打车距离在3-10公里之间,“中程”打车最常见,可y中“X%06期打车难、价格变责及安全性问题受乘客诉病.51八、乘客记录:平台预估数据与实际数据对比.558.
4、1大数据派单响应速度快,大多数订单1分钟内完成响应,5分钟之内可以接到#page#乘客,8.2平台对响应时长与等待时长预估较为准确,但实际行程时长和收费大多高于平台预估.58.3高峰时间段下“打车难”问题更突显,实际等车时间略高于平台预估时间.61九、乘客眼中的网约车平台.659.1近四分之一的乘客曾在坐车过程中遇到过突发性事件,以无故取消订单、绕路为主659.2超过四分之一的乘客表示自已曾被大数据“杀贵”、“杀熟”:同一行程苹果手机乘客收费高于安卓乘客,老客户花费高于新客户.9.3近六成乘客认为本地打车费用较商,上海最为突出,认为“打车贵”人数近90%.689.4安全性社会新闻受关注最高:滴
5、滴事件、货拉挂事件影响较大.009.5超七成乘客认可网约车安全性,但需加强措施、提高警.71十、报告总结:陷于平台的司机与缺少选择的乘客.71十一、近期互联网行业反基断监管执行案例与未来展望.73附:访谈提纲.司机端访谈提纲.73乘客端访谈提纲.76#page#一、报告综述2010年7月,晒准了高峰时段打车难、出租车乘坐体验感差等公众出行痛点,网约车应运而生。十年间,经历了补贴大战、融资并购、合法化、安全整改等探索与发展,网约车行业已形成了以滴滴为首的“一超多强”市场格局目前的网约车市场中,滴滴占据了相对霸主地位,高德打车、曾操出行、首汽约车、神州、易到、哺嗒、美团打车等多强共存,行业竞争激烈
6、。同时,平台也想要在共享出行领域“分一杯类”。高德地图、美团打车分别在2017年、2019年推出了网约车聚合平台。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65亿,较2020年3月增长298万,占网民总数的36.9%。在网约车发展的十年间,平台也始终在寻求与司乘之间的关系的平衡点。司机加盟平台,从平台中获得收入;乘客选择平台,从平台得到便利;平台招募司机,吸引乘客,为自身开拓市场的脚步加速。但这样的平衡,却在部分平台利用低价优势率先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后,逐渐被打破。如今的出行平台在广大司机与乘客心中是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