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服装行业深度报告:把握疫情恢复良机国产大牌崛起势在必行-210511(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服装行业深度报告:把握疫情恢复良机国产大牌崛起势在必行-210511(33页).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内服装品牌进行供应链改革效果显著上游核心供应商深度合作,提升供应链反应效率。对于供应链上游,公司普遍与核心供应商加深合作,在设计、下单模式等方面协同创新,共建供应链效率壁垒。波司登、森马等品牌通过期货与现货结合的模式,订货会向供应商少量下单,结合销售情况灵活追单,以销定产, 减少存货积压,打造畅销款拉升销售额。森马与核心供应商推出“反季下单”模式,利用淡季生产基本款,为旺季翻单产品预留产能,保有打造爆款的快速反应能力,优化供应链产能分布,实现公司与供应商共赢。下游渠道获信息化加持,产销适应市场需求,物流灵活性提高。对于供应链下游,公司通过物流系统 和门店终端的数字化改革,搭建符合企业自身特点
2、的物流存货系统,提升物流灵活性,降低存货压力,同时为上游的下阶段设计生产提供信息支持,进一步提高供应链快速反应能力。波司登通过中央配送中心(CDC)服务全国所有渠道,利用一套物流管理系统管理所有库存,CDC 基于分布式部署,采用“CDC 直接分发门店”的一级配送流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实现货品全国共享。江南布衣自 14 年起采用存货共享及分配系统,密切监察积压产品及高需求的存货水平,线上线下共享存货。2020 财年,受客流量影响,存货共享及分配系统带来增量零售额 6.89 亿元人民币,较 18 财年 7.76 亿元人民币下降了 11.3%。高效的物流系统不仅促进销售额的拉动,同时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为上游产销反馈市场动态,提供信息数据支持。以太平鸟为例,公司通过 TOC 改革和“云仓”系统共同提升供应链灵活性。供应端,公司与供应商深度合作,以销定产,快速反应;渠道端, 公司打造高效物流系统“云仓”,辅以信息化系统建设,拉升销量。供应端与渠道端共同发力,简化供应流程,加速产销调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顺势打造畅销款, 提升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