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电子行业:需求错配+供给瓶颈+资源倾斜汽车缺芯有望2021Q2开始改善-210512(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电子行业:需求错配+供给瓶颈+资源倾斜汽车缺芯有望2021Q2开始改善-210512(20页).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单车 MCU 及传感器数量逐渐增加。根据赛迪顾问数据,MCU 方面,1996 年 MCU 数量仅为 6 个/辆,到 2008 年汽车使用量增至 100 个/辆。随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MCU 数量也成倍增加,到 2020 年使用量大约为 250 个/辆。传感器方面,目前单车摄像头平均搭载量为 1-2 颗,智能驾驶 L2 级别为 2-6 颗,L3 级别单车将搭载 8 颗以上摄像头,L5 级别则有望接近20 颗。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现代化汽车的车载芯片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新能源汽车的芯片使用量要普遍高于传统燃油汽车。2017 年中国传统燃油汽车芯片使用量为 580 颗/辆,而新能源汽车平均芯片数
2、量为 813 颗/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到 2022 年,中国传统燃油汽车的芯片使用数量为 934 颗/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平均芯片数量将高达 1459 颗/辆。汽车芯片平均金额也在逐年提升。根据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数据,2019 年中国汽车芯片的价值量约为 400 美元/辆,2022 年将达到 600 美元/辆。3.1.3 疫情爆发车厂砍单,疫情缓解产能难以及时恢复疫情爆发车企砍单。2020 年初疫情爆发,汽车销量受到冲击,根据 LMC Automotive 数据, 2020 年 4 月为最低点,销量仅为 397 万辆,因此车企普遍预测 2020 年汽车整体销量较差,对上游供应链进行了砍单。而由于中国等国家疫情控制非常得力,2020 年全球乘用车销量6675 万辆,实际上只下滑了 14%,其中新能源车不降反增,同比增长 39%。产能调配短期难以实现。芯片代工厂为了保证稼动率,当汽车行业砍单时,就将产能排给手机、笔电和平板等消费电子类产品,等到 2020Q3 汽车厂发现销量回暖,再要增加产能时,根据半导体工厂生产周期,一般要经过 4-6 个月才能恢复,因此短期内汽车芯片难以得到及时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