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政府与企业促进个人低碳消费的案例研究(48页).pdf(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碳普惠一一广东省概况广东省碳普惠平台于2015年在广州、中山、东莞.韶关、河源和惠州展开试点运营.用户可通过碳普惠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登陆碳普惠账户,通过其低碳行为兑换碳币兑换相应的优惠.碳普惠平台不仅面向个人,也对小微企业、居民家庭的减碳行为进行量化并对其赋值".广东省发改委为碳普惠的主管单位,碳普惠现有减碳项目20个,会员数量两万多人,累计减碳量16976.75吨"*.运营模式碳普惠用户可通过低碳出行和低碳生活两类减碳行为获得碳币,城市根据自身情况对出行和生活两种类别中的具体行为进行设定.低碳出行的行为包括乘坐城市公交(地铁.公交. BRT等).步行、使用
2、共享自行车、驾驶新能源汽车、使用ETc.私家车停驶等;而节水节电节约用气。使用节能设备等都属于低碳生活行为.碳普惠平台商城中还引入了零碳产品,用户也可以通过购买零碳商品获得碳币.除此以外。用户还可以在注册时通过获得企业捐赠的减排量兑换碳币.碳币可以通过碳普惠平台兑换商品或捐赠将其用于社会福利.碳普惠平台开发了更科学的核算方法对用户减碳行为进行量化.碳普惠还引入了社区试点,通过对业主的户均电气水等用量进行调研。设定用量标准,将用户的个人账户数据与用量标准进行对比,计算用户减碳量与碳交易平台对接是碳普惠平台的另一-重要特点.凡碳普惠试点地区的相关企业或个人,其自愿参与的低碳行为均可通过核证获得碳普
3、惠核证自愿减排量(PHCER) , 并可参与到碳交易市场,通过减碳行为获利.此外,碳普惠平台- -直在开展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活动. 2021年3月植树节 ,碳普惠将游戏和绿色公益相结合,科普低碳生活知识,借助用户量大的游戏平台进行低碳传播.面临的挑战碳普惠遭遇的挑战与碳宝包类似。仅有政府管控的公交系统、水电气等系统账户可直接与碳普惠绑定对接,数据共享.企业合作伙伴均视用户数据为重要资产,不愿与碳普惠平台打通数据入口.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企业进行的低碳行为,均需要用户上传相应的证明来记录其低碳行为,才能获得减碳量.这也导致用户对于碳币价值的期望值变高,而碳普惠商城内的低碳商品选择有限,价值不高,不能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与此同时,企业之所以积极参与碳普惠,是因为通过出售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可获得收益.当前,企业直接碳减排成本往往远低于企业带动消费者参与碳市场交易的成本.因此,依靠企业吸引消费者参与企业减碳项目并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