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碳达峰”下电解铝市场供需现状分析报告(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碳达峰”下电解铝市场供需现状分析报告(31页).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乐观情景:在产产能占总产能比重达95%,在产产能达产率 99%,实际国内产量 4,232 万吨,平均单吨铝碳排放量为 14.61t/CO2.Al,单吨电解铝环节碳排放降低1.89t 至10.91 吨; 中性情景:在产产能占总产能比重达90%,在产产能达产率 98%,实际国内产量 3,969 万吨,平均单吨铝碳排放量为 15.58t/CO2.Al,单吨电解铝环节碳排放降低0.92t 至11.88 吨; 悲观情景:在产产能占总产能比重达85%,在产产能达产率 97%,实际国内产量3,710 万吨,平均单吨铝碳排放量为 16.66/CO2.Al,单吨电解铝环节碳排放较2020 年无需再降低。从碳减
2、排方式上,铝产业降低单吨碳排放方式主要为:电力脱碳:主要以水力发电替代煤炭发电;直接减排:主要在辅料、运输、供热等环节降低CO2 排放;回收利用和资源效率:提高铝废料回收规模、降低回收过程损失率等。考虑到当前中国已实现全球电解铝环节单吨最低耗电量、电力排碳外其他环节相对优势,我们认为至2025 年中国实现铝产业“碳达峰”前提下,单吨铝碳排放下降为必然选择,提升电力脱碳及废铝回收利用占比为必经之路。2.5、铝供给结构测算:水电铝占比提升为发展关键中性情景下,按照现有单吨碳排放模型计算,在总产能到达“天花板”4500 万吨且铝产业于 2025 年率先实现碳达峰背景下,火力发电实际年产量较 2020 年水平预计需减少36 万吨,水利发电体量需由 398 万吨上升至1,055 万吨。考虑到2020 年后实际新投产能主要仍以火电形式,在“碳中和”政策高压下,部分火电产能或将被迫转型或退出,实际产量爬坡阻力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