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证券行业各业务收入状况及未来布局分析报告(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证券行业各业务收入状况及未来布局分析报告(33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各大券商金融科技在基本一致的发展大方向下呈现一定的业务侧重差异。1、在组织结构层面,海通、中信成立专门的金融科技部;招商证券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基金委员会专门进行内部孵化等;海通证券及华泰证券投入资金超 16 亿元,国泰君安投入资金达 12 亿元,投入力度较大。2、在业务运用上,大多应用在财富管理业务,助力财富管理转型效果明显:其中华泰、国君成绩突出,自营app 月活分别超过一千万、五百万。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均推出多款产品形成产品矩阵,推动业务发展,形成独特竞争力;同时在在机构业务、风控业务上也有金融科技应用。机构业务主要是研发 ToB 产品;风控业务主要是运用 AI 及大数据技术增强风
2、险识别和管理能力。3、在投入方式上,大多数券商选择以自建的形式发展金融科技,而非与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外包业务。自研方式性价比虽较外包方式更低,但自研方式一方面能够更好的把握数据,从而更好的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客户体验;另一方面在券商持续向科技型券商持续转型的背景下,打造金融科技长期核心竞争力成为券商长远发展的必然之举,因此立足技术选择自研方式能够更好的构建金融科技护城河。4、在服务对象上,券商的选择多以 ToC 为主,但 ToB 业务亦有领先布局。ToB 上,如华泰证券,发布了专业机构一体化服务平台 INCOS,助力机构前台投资研究、信用评价、交易执行,中后台的估值清算、舆情风控、投后分析等业务。
3、ToC 上,如华泰证券、国泰君安,主要依托各自旗下App,推出一系列投教训练、直播等活动增加用户粘性,国泰君安更是通过增加线上内容投入,收获了大量年轻用户的认可。基于金融底蕴打造ToB 端金融科技支持或将成为券商金融科技发展的下一站。目前技术实力距离科技企业如蚂蚁金服、京东数科等尚有较大差距。未来伴随牌照护城河变浅以及外资持股比例放宽,可能会有其他海内外互联网券商加入市场竞争。参照海外,券商在ToB 业务上发力将更具优势,如摩根士丹利的PB 业务平台Matrix,贝莱德 BlackRock的阿拉丁资管系统均在ToB 业务上取得较大成功。国内资管业务主动资产管理规模快速提升且产品日趋复杂,自营业务中衍生品及量化策略对金融科技需求也日益提高,传统券商可以凭借其对机构客户及公司内部需求的理解,开发ToB 产品或将较新入局者更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