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行业未来科技系列报告(第一期)2021年03月: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研究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科技行业未来科技系列报告(第一期)2021年03月:新能源技术研究的机遇与挑战25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储能技术成为现代能源体系建设重要组成。在20年较长时间尺度上,储能受到科研界持续、广泛关注。在全球新能源研究20项技术主题中,储能领域的电池储能技术发文量及其增长率的综合表现得分位居:第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多能互补系统、电动汽车均为各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重点方向,而储能技术是实现上述领域变革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是未来能源系统具备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软链接关键节点。在电力供应端,大容量、大规模储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大幅减少弃风弃光以及电力系统对基荷电源的依赖;在电力需求端,储能技术可以突破供需两侧时间上、空间上的匹配限制,移峰填谷,调频调幅,达成高效、灵活、低成本的系统运行。此外,储能技术进步更为突出的贡献是推动了动力电池的发展,以解决交通能源的燃油替代难题,突破交通部门的高碳能源锁定,发展电动汽车产业。中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球后起之秀。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等联合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0显示,2019 年全球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9,520.5 MW,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占比88.6%。中国的储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已投运电池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1,709.6 MW,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