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通信行业2021华为分析师大会点评:华为定义5.5G坚定智能汽车的投入共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210416(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通信行业2021华为分析师大会点评:华为定义5.5G坚定智能汽车的投入共筑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210416(19页).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挑战 1:定义 5.5G,支撑未来千亿规模的多样性联接第一个挑战,就是万物互联的挑战。我们不仅要联接所有的人,还要联接海量的物,而连接物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当前 5G 定义的三大场景很难支撑多样性的物联场景需求。比如工业物联的应用,既要海量连接,又要上行大带宽,必须在 eMBB 和 mMTC 之间增加一个场景,命名为 UCBC(上行超宽带);有一类应用,既要超宽带,也要低时延和高可靠,必须在 eMBB 和 URLLC 之间增加一个场景,命名为 RTBC(实时宽带交互);在车联网中的车路协同,既需要通信能力,又需要感知能力,必须新增 HCS 场景(通信感知融合)。因此,必须从 5G 场景“三角形
2、”变成 5.5G 场景“六边形”,从支撑万物互联到使能万物智联。挑战 2:在纳米尺度上驾驭光、实现光纤容量指数级增长5G 联接的挑战在数量,光纤联接的挑战在容量。今天一根光纤承载 100 万人观看 4K 视频,2030 年要承载 100 万人欣赏 MR(混合现实),单纤容量要提升 10 倍,超越 100T。首先是光收发激光器,采用高调制器件实现 23 倍的波特率提升;同时采用新的调制编码和算法,实现容量的倍增。薄膜型高带宽调制器是发展方向。其次要研发宽带、低噪声、人工可控的新型光放大器,以实现超长距的可靠传输;关键技术是接近量子极限的光放。第三是光网络的动态控制能力,把波分网络改造为“同步”系
3、统,提升抗干扰能力并通过计算实现光资源的高效利用。微腔光频梳是关键。在更远的未来,还需要研究 SDM(空间分割多路复用)等新型光纤和光系统,实现单纤容量百倍增长。挑战 3:走向产业互联,网络协议必须优化今天,网络支撑的主体是百亿级的消费互联。2030 年,网络支撑的主体是万亿级的产业互联,网络协议面临三个考验。第一是确定性。需要确定性时延保障能力,通过“网络演算新理论和协议”,将当前尽力而为的网络时延,变为可提前计算的确定时延。第二是安全性。万物互联的场景下,安全防御体系提出严峻挑战。无人机、摄像机、边缘计算、传感器等大量外挂设备,引入了新的不安全因素,必须构建端到端的内生安全框架和协议。第三
4、是灵活性。千行百业的需求是多样的,有的需要 IP 地址长一点,有的需要短一点,必须将固定长度的 IP 地址,扩展为可灵活定义语义、语法的新 IP 协议。挑战 4:通用算力远远跟不上智能世界的需求,必须打造超级算力智能世界,联接决定了广度,那么计算决定了强度。面向 2030,算力需求将增长 100 倍。但当前,单核 CPU 性能每年提升率已从 50%下降到 10%,并且,通用计算在特定领域效率低下,如何打造超级算力,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第一,数字计算从通用走向专用,走向多种计算架构共存的异构计算,各种 CPU、GPU、XPU 同时存在。第二,模拟计算将在特定领域展现优势。光子计算将应用于信号处理、组合优化、机器学习等领域,尤其是针对无线 Massive MIMO 和光通信领域将有极大应用场景。挑战 5:从海量多模态的数据中高效地进行知识提取,实现行业 AI 的关键突破智能世界离不开 AI, AI 应用碎片性与 AI 的可信问题不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