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建筑材料行业:“碳中和”影响深远建筑建材行业望飞龙乘云-210411(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建筑材料行业:“碳中和”影响深远建筑建材行业望飞龙乘云-210411(63页).pdf(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技术减排压力助力行业出清,头部企业充分受益。随着国家产能置换政策及水泥生产门槛越来越严格,未来单笔产线升级投资额仍将上涨,对资金状况不佳的水泥企业会造成巨大压力,有利于行业出清,头部企业将受益于集中度提升趋势。此外,承接产线升级需要设计建造企业有着深厚的技术经验积累,头部企业较早布局于此,中材国际、海螺水泥和华新水泥等均有相应技术经验储备。以中材国际为例,该公司累计在全球 75 个国家和地区承接 251 条生产线、75 个粉磨站,水泥技术装备与工程主业全球市场占有率连续 13 年保持世界第一,在国内由该公司承建或提供单项服务的比例近 70%,在水泥绿色烧成、粉磨技术、BIM 设计、智能化技术等
2、领域积累深厚,将在未来的绿色产线升级浪潮中充分受益。 限产限增政策仍将维持,加速行业出清政策约束保持高压,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水泥生产方面的政策约束步步趋严,自 2015 年工信部颁布水泥熟料错峰生产政策以来,各项错峰生产、压减产能政策陆续出台,“十三五”期间我国水泥行业技术水平进步巨大,产能增量被有效控制,行业集中度 CR10 提升到 55%以上。预计“十四五”期间政府将继续保持对水泥行业的限产限增措施,巩固已取得的成果。淘汰落后无效产能,关小上大产线等政策激励将贯穿未来水泥行业发展始终,继续加速行业出清,对头部企业扩大市占率带来利好,增强水泥生产企业话语权。水泥等碳排放大户或
3、将优先纳入碳交易市场,马太效应加强提升行业集中度。以目前七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为例,2019 年成交均价在 10.84-83.27 元之间,仅华新水泥湖北地区工厂就通过碳减排 13 万吨获益近 500 万元。参考国际成熟碳市场交易指标,欧盟/瑞士/加州/魁北克省的碳交易体系拍卖比例在 57%/17%/32%/67%,覆盖范围 40%/10%/75%/78%,碳价平均为 28.28$/28.28$/17.04$/17.04$。为更充分地发挥绿色碳交易对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未来我国碳交易市场运行逐步完善后,配额的拍卖比例和碳均价必将逐渐攀升至国际平均水平,则头部水泥企业凭借更先进的生产体系、更灵活的企业内部统筹规划和更低的碳排放水平,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打破地域壁垒、扩大市场占有率。规模优势凸显,大集团会更加积极参与碳资产管理,提高市场竞合力,马太效应下行业集中度迎来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