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有色金属行业光伏和储能篇:有色碳中和②新能源新动能2025年或将拉动铜需求7%-210409(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有色金属行业光伏和储能篇:有色碳中和②新能源新动能2025年或将拉动铜需求7%-210409(15页).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储能:2025 年储能铜需求或达 4 万吨,五年复合增速约 39%1 趋势:再生能源市场和配储比同步提升,储能将迎高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增长可期,储能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如下图所示,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非常广阔,尤其是在发电侧风电、光伏配套的应用领域,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也属于储能电池在用户侧的主要应用,但未免重复,我们此处讨论的储能电池均不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在 3 月 26 日发布的有色碳中和:新能源新动能,铜、稀土将迎需求成长和上节中,我们对风电、光伏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规模做了定量和定性的判断,可以看出,发电侧新能源在电力市场的占比将快速提升,在电力系统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相比传统化
2、石能源,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更具波动性、随机性和区域性,在以往的储能系统基础之上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需增加储能容量,另一方面对快速响应性能和动态调节能力的要求也有所提高。电化学储能技术成熟、响应速度快,将成为配套新能源储能的主流。按照不同能量转换方式,电力系统中主流的储能技术就两类:抽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两者均具备技术成熟度高和储能规模大的特点。传统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是重容量、轻频率,抽水储因使用成本低且规模大,顺势成为装机规模最大的类型。但随着新能源在电力系统重要性的提升,其自身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会导致系统有功出力与负荷之间的动态不平衡,造成系统频率偏差,严重时会导致系统频率越限,
3、进而危及电网安全运行,抽水储能由于响应速度相对较慢(分钟级)并不能妥善解决这一问题。而电化学储能相对于抽水储能的最重要的优势就在于此,其快速的响应特性(毫秒级)能提高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新能源配套电化学储能也因此成为共识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凭借较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性在电化学储能领域能已占主导地位,将随着新能源装机迎来发展契机。配储比例和充放电时长同步提升,储能累计装机量未来 20 年的复合增速或达 23-25%。2020 年储能电池新装机已达 5.3GW/10.7GWh,同比增加 55.9%/57.4%,累计装机规模达 17.7 GW /34.5 GWh。虽然增速较快,但折合至新
4、能源单位装机容量,配置比例仍较低,根据 2020 年底的光伏和风电累计装机量,可以测算出当前新能源发电的配储比不到 1%,储能时长约 2 小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预计到 2040 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 1095 GW /2850 GWh,相当于未来 20 年均复合增速约 23%/25%,按照该增速可以推断出到 2030 年累计装机规模或达350 GW /911GWh。我们从风电和光伏装机量预测数据对此进行交叉验证,根据之前的分析,风电和光伏累计规模在 2030 年预计达 5853GW,相较于 2020 年新增 4368GW,按照 BNEF 对储能装机规模的预测,2020-2030 年储能将新增 332.3GW/876.5GWh,相当于新增风电光伏的储能配置比为 7.6%,储能时长约 2.6 小时,与目前部分省份提出的配置比例要求(在 5%30%之间)相符,也吻合一般电化学储能满功率连续充放电时间(在 14 小时之间),我们将以此作为储能领域铜需求的测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