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行业深度之八:DCEP对各方影响预测与跨境畅想-210409(3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行业深度之八:DCEP对各方影响预测与跨境畅想-210409(36页).pdf(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2020年年后,多个官方国际组织发布跨境支付报告中提到数字货币概念 2020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CPMI)在给G20关于改进跨境支付的报告中提到:提高全球稳定币安排的稳健性,将国际维度纳入央行数字货币设计。 2020年10月,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在支付与市场基础设施委员会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跨境支付的路线图,并发布对全球稳定币监管的最终建议报告。 2021年3月,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工作论文多边央行数字货币安排和跨境支付的未来。 央行数字货币官方态度:相比国内零售环节更加谨慎,但不排除开始尝试 2020年前,更加重视央行数字货币在国内批发与零售环节应用; 202
2、1年后,跨境的尝试明显增加; 2021年2月23日,香港金管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宣布联合发起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研究项目(Multi-CBDC Bridge),旨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该项目得到了国际清算银行(BIS)香港创新中心的支持。 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数字货币”跨境项目目前已就数字人民币在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跨境使用进行了技术测试。 从人民币存款账户,到APP钱包 DCEP需要中心节点(央行)登记认证管理,猜测目前仅应用于国内批发、清算与部分零售环节,但我们认为,DCEP国内应用只是第一步,央行数字货币未来愿景是加速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较于比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基于DCEP支付则只需要钱包(可能非强制实名),大幅降低了跨境支付门槛。 信用有国家背书 相较于其他加密资产DC/EP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币值稳定且接受范围更广。 未来:数字货币结算 若未来其它国家也推出数字货币,则国际跨境可能基于主权数字货币。 缩短汇兑流程、提高速度、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