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有色金属行业:“碳中和”供给侧二次改革电解铝行业迎高盈利状态长期持续下的价值重估-210329(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有色金属行业:“碳中和”供给侧二次改革电解铝行业迎高盈利状态长期持续下的价值重估-210329(30页).pdf(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内氧化铝供应逐步走向过剩且未来过剩格局或将持续,铝产业链内部供需反转下利润向电解铝环节倾斜。据 SMM 统计,国内氧化铝供应已从 2019 年的短缺 23.74 万吨变为 2020年的过剩 65.25 万吨。而 SMM 预计 2021-2022 年国内氧化铝将分别有 440、1480 万吨的新增产能投放。若 2021-2022 年的新增产能能够顺利投产,则到 2022 年国内的氧化铝总产能将达到 10732 万吨。假设以每吨电解铝生产需要 1.94 吨氧化铝进行计算,2022 年国内氧化铝总产能可满足 5532 万吨的电解铝生产,而这远远超出了国内 4553.8 万吨的电解铝产能天花板。因此
2、,未来几年国内氧化铝较电解铝或将维持供应过剩的格局,电解铝行业对上游氧化铝的议价能力变强,铝产业链所获取的利润将向电解铝环节倾斜。而在限制最大成本氧化铝的情况下,电解铝企业的利润将得到显著提升。碳中和、碳交易下,水电铝成本竞争优势大幅提升“碳中和”与能耗双控政策下,火电铝用电成本抬升。电解铝耗电量极大,且缺乏技术差异,各厂商产吨铝用电量基本相同,因此卡紧耗电端费用是有效阻止产能无序扩张,控制高能耗浪费与碳排放量上涨趋势的良方。自 2017 起,中央政府持续强化铝厂用电监管,根据各地情况,推行取消煤炭电价补贴、实行阶梯电价制度等政策已成大势所趋。而在“碳中和”战略与能耗双控政策指导下,各地加快了
3、取消电解铝厂联网电价优惠、火电自备电厂优惠的进程,这将显著提升火电铝的生产成本。内蒙古政府在能耗双控政策的管制下,取消了蒙西地区电解铝行业基本电费折算每千瓦时 3.39 分的电价政策与蒙西电网倒阶梯输配电价政策,且向自备电厂实施按自发自用电量缴纳政策性交叉补贴,蒙西、蒙东电网征收标准分别为每千瓦时 0.01元、0.02 元。同时,青海、甘肃等地也先后宣布取消对电解铝行业的电价补贴政策,各地电解铝吨铝用电成本或将上涨 150-650 元不等。在“碳中和”国家战略与能耗双控政策下,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高耗能企业火电铝企业的电解优惠政策限制或将向全国范围扩散,火电铝整体用电成本将上升。碳交易机制
4、将改变国内电解铝行业成本结构,清洁能源助力水电铝成本优势得到边际增强。碳排放交易概念于京都议定书中首次提出,主要内容如下:各国碳排放量受到配额限制,若超出限额需要购买额外配额。目前,碳排放交易已由最初以国家为单位拓展到碳排放量巨大的行业内部。我国的碳排放交易肇始于 2013 年,先后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地试点后,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于 2017年正式启动。2021 年 3 月 18 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透露,将加快全国碳市场建设,争取今年出台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在推进碳排放交易的大背景下,水电铝企业能够通过出售多余的碳排放配额获利,反之火电铝企业需要购买配额以弥补其超额排放缺口,此消彼长之下水电成本优势将得到凸显。假若以 2021 年 2 月上海碳排放权配额成交价 40-42 元,吨铝碳排放相差 11.2 吨计算,相比水电铝,煤电铝每吨成本提升 450-470元。在此情况下,预计以云南地区以水电清洁能源为主的电解铝企业其生产成本分位将由行业的前 30%上升到前 7%(以 2020Q4 行业成本结构曲线与地域电解铝产能进行测算),水电铝的成本竞争优势在边际上获得了明显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