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中直股份-国内直升机龙头军民两翼齐护航-210330(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中直股份-国内直升机龙头军民两翼齐护航-210330(26页).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航工业是我国唯一的军用直升机制造商,剩余部分主要进口俄罗斯米里设计局和卡莫夫生产的直升机。中直股份是中航工业旗下的直升机业务核心平台,主要承担直升机主机制造,在国内军用直升机制造领域处于主导地位,主要与国际的直升机制造商竞争。公司是我国直升机和通用、支线飞机科研生产基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 Y12 轻型多用途飞机、Z9 系列直升机、EC120 直升机和转包国外航空产品四大系列产品的外向型航空骨干企业。其核心产品包括 Z8、Z9、Z11、AC311、AC312、AC313 等型号直升机及零部件、上述产品的改进改型和客户化服务,以及 Y12 和 Y12F 系列飞机,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
2、公司的主要业务分为民机总装、军机配套及航空零部件。四大业务分部覆盖直升机行业全产业链。哈尔滨分部负责生产并销售直 9 系列直升机、直 19 系列直升机、Y12 轻型多用途飞机、EC120 直升机、H425 直升机及相关直升机零部件;景德镇分部负责生产并销售直 8系列、直 10 系列、直 11 系列、AC 系列等系列直升机及直升机零部件;保定分部负责生产并销售航空螺旋桨和风机等产品;天津分部主要从事公司管理业务和直升机研发、生产、销售、维修及客户化改装等业务。民机总装:资产重组后,昌飞 AC 系列及 Z8 系列、Z11 系列等民机总装资产进入上市公司,具有民机总装业务;军机配套:公司为军机提供军
3、用配套业务,公司将其生产加工的零部件、部装和部分总装部件提供给具有总装能力的军工企业,由军工企业总装成军用直升机;航空零部件:包括航空螺旋桨和复合材料等生产和加工,公司通过并购注入了惠阳公司和哈飞航空复材等航空零部件制造对应的资产,从而具备国内领先的技术,在螺旋桨和复合材料生产应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AC 系列民用直升机性能差距逐步缩小,未来进口替代有望提速。中直股份是国产直升机的唯一制造商,所有国产民用直升机均由公司生产,在国内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近年来积极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民用直升机谱系。根据 RotorSpot 统计数据,截至 2021 年 3 月 1 日,Z9、Z11 系
4、列产品占国产直升机市场约 80%的比重,公司产品型号涵盖 1 吨到 13 吨级各类型号,均有进口替代能力。公司机型研制先进,推动国内直升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2019 年 12 月 31 日,AC312E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型号合格证,标志着该型机获得进入国内民用市场的准入证,不仅具有良好的高温高原性能,而且具有出色的平原飞行表现,是一款性能强劲的多用途直升机,该机型的成功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直升机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AC352 型直升机是公司与空客(AIR FP)直升机公司协同研制的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采用双发动机、宽机身设计,最大起飞重量 7.5 吨。于 2016 年 12 月
5、成功完成首飞,填补了中国民用直升机 7 吨级谱系的空白。该机型符合最新国际适航标准,应用大量成熟先进技术,性能优势突出,能广泛应用于近海运输、搜索救援、通用运输、警务执法、医疗救护、物资投送等领域。AC313 直升机是一款 13 吨级大型三发民用直升机,依据民航局 CCAR-29R1 规定中适用的适航要求,采用结构预留、空间预留设计准则,作为客货两用基本型研制,可按照昼夜目视飞行规则和仪表飞行规则,在陆地和无结冰条件下进行目视和仪表飞行,可满足高温、高寒气候和高原等复杂地区对直升机的使用要求。民用直升机产品国内外市场逐步打开。日趋丰富的产品体系使公司成为国产民用直升机的唯一生产商,但与国外厂商
6、相比,价格优势不明显,性能差距较大。近年来,公司通过走 “自主研制+联合研发”的路线,与空客公司等国际一线厂商展开合作,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厂商差距逐步缩小,民机产品中长期进口替代空间较大。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财务指标彰显下游景气度产品销售方面,公司近年来在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重点集中在应急救援市场、无人机市场和外贸市场上,各型直升机和飞机销售稳中有进。2015-2018 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基本都维持在 125 亿元左右,2019 年达到 157.96 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 20.9%,不论从增速还是收入总量上看,都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大值。201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