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运动服饰行业:全球鞋服制造观察之华利股份产业转移中的领先者-210328(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运动服饰行业:全球鞋服制造观察之华利股份产业转移中的领先者-210328(22页).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内品牌未来降低资产比例专业化分工愈加明显、品牌运营与制造分离模式成为行业主流模式,国内品牌也加大了外部能产比例。在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今天,全球的主要运动品牌运营商越来越注重品牌的运营和产品设计,而将生产制造服务提供给专业的制造商。而在国内主要品牌力,品牌运营与制造一体化、品牌运营与制造分离模式并存的安踏体育、特步等企业也逐步降低了自产比例,外包比重有持续扩大的趋势。 制鞋业人工参与度高,产业转移仍在进行贸易政策、成本控制双侧考虑,制造端需要前瞻性的设计产能布局。鞋履制造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和转移受劳动力资源影响较大。越南人均工资、租金水平较低,在所得税政策等方面也给予了
2、较大优惠,在 2000 年后,各大制鞋工厂都开始在越南布局,节省下相当成本。此外越南积极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出口到美国、欧洲等地区的关税为零或处于较低水平,在越南从事鞋履制造具备较好的外贸环境。海外布局能分散产能部署,减少国际经济环境波动以及贸易摩擦变化对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以耐克为例,单看鞋类, FY2002 中国、越南、印尼鞋类供应商数量占比为 38%、30%、15%;FY2010 越南供应商数量占比达到 37%,首次超越中国;FY2020 越南、中国、印尼的鞋类供应商数量占比分别为 50%、24%、22%,越南占比是中国的一倍多,主要是中国产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下,越南产能承接最受益。世界制
3、鞋龙头正向东南亚和南亚国家转移。华利股份在越南产能占到公司产能的 99%。裕元集团在越南和印尼的产能分别占到 43%和 42%,公司表示计划继续加快产能迁移至具成本竞争力地区的步伐,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大规模布局产能。钰齐国际在越南产能占到近一半,在中国境内的产能占接近三分之一,下一步计划以越南与柬埔寨为扩增新产线重点。 华利股份:伴随头部品牌成长起来的优秀制造公司历史悠久,成长稳健,具备一定先发优势华利股份通过产能及合作品牌双扩充的方式,已初步发展成全球领先的运动鞋履专业制造商。华利股份实控人有超过 50 年的制鞋业经历,2004 年中山华利被设立,2019 年公司鞋履产量超过 1.
4、8 亿双,是全球为数不多的产量超过 1 亿双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之一。2005 年,公司开始在越南布局产能,此后 15 年间共设立了17 家越南制鞋工厂。为避免生产基地过于集中的风险,公司有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布局产能,2013 年成立多米尼加上杰子公司,2018 年成立缅甸世川子公司,均从事鞋履制造业务。2004 年到 2009 年间,公司开始与几大知名运动鞋品牌建立合作关系,并成为 Converse、Teva、UGG、Vans的主要供应商。2009 至 2013 年,公司成为主打户外靴鞋的知名品牌 Columbia 的主要供应商。2012 年公司开始与全球最大的运动鞋服品牌商 Nike 开展
5、合作,至 2016 年已成为 Nike 的主要供应商。2020 年公司仍在积极拓展其他运动鞋品牌,目前已取得一定进展。2017-2019 年华利股份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实现快速增长,营业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23.1%,净利润的年均复合增速为 28.1%,2020 年业绩稳健体现出对疫情的良好应对 2017-2019 年华利股份分别实现 100.09、 123.88、151.66 亿元营收,连续两年增速在 20%以上。2017-2019 年华利股份分别实现 11.10、15.32、18.21亿元净利润,2018 年净利润增幅为 38.10%,2019 年净利润增幅为 18.83%。2020 年公
6、司收入仅下滑 8%,净利润逆势实现了同比微增 3%,主要系在 2020 年公司客户及产品结构有所优化。顺应运动鞋履市场快速发展及品牌客户需求,华利股份积极扩张产能支撑销量增长。2017年公司产能为13970万双,2019 年公司产能达 19480 万双,2017-2019 年年均复合增速约 18%。华利股份在境外积极扩张产能, 2017-2019 年公司在越南、中国、多米尼加等地增加固定资产投资,2017-2019年越南生产基地产量增加5981.8万双。华利股份近年来扩张的产能均能得到较好的利用,产能扩张速度与销售规模增速匹配,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