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郎酒股份-深度报告:两大酱香飘万里庄园酱酒谱新篇-210323(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郎酒股份-深度报告:两大酱香飘万里庄园酱酒谱新篇-210323(51页).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生产工艺:“生长养藏”赋予独特品质地处中国酱酒黄金河谷,诠释“生长养藏”新境地。公司主要产地位于二郎镇,地处赤水河畔,属于“中国白酒金三角(川酒)”酱香型白酒优势产区。赤水河全长 500 公里,流域面积达到 2.04 万平方公里,酿造出了中国 60%以上的名酒,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贵州茅台。赤水河上至金沙,中至茅台镇,下至二郎镇,在几十公里的流域里形成了中国酱酒的黄金河谷。民谚道:“上游是茅台,下游望泸州,船到二郎滩,又该喝郎酒。”公司凭借优势产区,通过“生、长、养、藏” 对酱香白酒新升级,记录了公司高端酱酒“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 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的生命历程。
2、“生长养藏”的生产工艺以及“天地人和” 的藏酒环境,打造了郎酒相较其他竞品独特的品牌价值,赢得了“历史偏爱茅台,大自然更爱郎酒”的美誉。郎酒 2019 年宣布将青花郎基酒存贮期延长为至少 7年,打造优良品质体验。产能优势:产能充足,行稳致远可期长期看赤水河产区高端酱酒产能上限约为 20 万吨。贵州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通过对高粱品种红缨子全基因分析,发现红缨子高粱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96.27%,单宁含量 1.61%,已成为酿造高端酱酒的专用高粱品种。根据行业数据新股研究 郎酒股份(A20158.SZ)显示,2019 年贵州省红缨子高粱产量约为 39 万吨,按照酱酒酿造的用粮比例(5斤高粱酿 1 斤
3、酒)简单测算,理论上可酿造优质大曲酱香白酒 7.8 万吨。如果把红缨子高粱的种植范围扩大到赤水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四川、云南等地),红缨子高粱总产量维持在 70 万吨左右,正宗大曲酱香产能约 14 万吨左右。2019 年国内酱酒产能约 55 万千升,赤水河流域产能约 47 万千升,其中优质大曲酱酒产能仅占到 25%左右。赤水河酱酒核心产区土地等自然资源非常有限,酱酒产量预计将长期局限在 20 万吨/年。此外酱酒对储存年限(5 年的生产周期)有严格要求,未来老酒储量、产能、基酒存放时间都将成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优势。募投继续加码高端酱酒产能,未来业绩行稳致远可期。目前公司拥有二郎、泸州两大生产基地,
4、其中二郎酱香基地拥有优质酱香型基酒产能 1.8 万吨,2019年产能利用率已达 94.44%,预计未来募投项目+技改项目落地后公司总产能超过5 万吨。郎酒泸州基地拥有浓香型基酒产能 1.4 万吨,2019 年产能利用率仅为64.17%,主要由于高端浓香型白酒对窖泥年限有较高的要求,短时间内出酒率低、产能释放不明显。公司 20172019 年浓香、兼香型白酒销量分别达 4.39 万吨、 4.31 万吨、3.94 万吨,产能缺口通过外购基酒来满足,分别为 5.44 万吨、3.72万吨、4.03 万吨。预计未来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浓香基酒产能约 3.3 万吨,合计4.7 万吨,随着新建窖池经过 35
5、年的连续生产后,能够有效弥补公司浓香型基酒产能缺口。未来30 万吨酱酒储能夯实“存新酒,卖老酒”战略。随着天宝峰 16 万吨储酒罐体的投入使用,二郎区域酱香基酒储存容量高达 26 万吨。与此同时,天宝峰室内陶坛库、塘头储酒基地的建设也正在不断加码。郎酒正向实现酱香老酒储存30 万吨的目标迈进,“存新酒,卖老酒”的战略基座将更加夯实。未来随着酱酒渗透率的提升,消费者对酱酒品质的偏好将会更加显著,酱酒企业由轻资产转向重资产模式,通过酱酒储量来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截止 2019 年底,公司库存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合计高达 83.3 亿元,按照 2019 年的毛利率(80%)以及 ASP (18 万元
6、/吨)进行测算,目前郎酒约有 23 万吨的基酒+老酒,预计未来能满足约 400 亿的营收需求。产品情况:一树三花,产品结构升级公司产品线齐全,价格带全覆盖,三大香型全线发力。公司依托产区、品牌、技术和研发优势,成功打造了“青花郎”、“红花郎”、“郎牌特曲”和“小郎酒”等在全国知名性白酒产品。其中公司独创浓酱兼香型白酒“两步法”生产技术,所产兼香型白酒具有“浓中带酱”的独特风味。价格是白酒企业的生命线,公司在次高端领域通过红花郎实现“守位”的同时,推出高端酱酒“青花郎”,旨在填补 1000元2000 元高端酱酒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