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2021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春季投资策略: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坚守业绩驱动-210317(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2021年食品饮料(大众品)行业春季投资策略:短期波动不改长期价值坚守业绩驱动-210317(24页).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我们认为:1、本轮调整主要系美债收益率上行、资金面边际收缩引发高估值回调,白马权重普遍下杀 20-30%左右,以杀估值为主,和基本面关系不大。2、经济复苏主线下,顺周期行业和去年疫情受损行业业绩弹性较大,PEG 更具吸引力,食品饮料因强确定性享受的高估值打折扣。目前酿酒、调味品估值仍处于较高位置,短期不排除市场风格切换导致估值进一步下杀可能,但我们认为下行空间有限,且乳制品、休闲食品、肉制品估值已回落较合理区域(PEG 大多在 1-1.5左右),进一步下探将为中长期资金提供买点。3、已公布业绩快报的个股 2020 年收入、归属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中值分别约 9.5%、28.7%,其中 20Q4 同
2、比增速中值分别约 8.6%、 25.6%,收入端保持稳健增长,利润端更具弹性。今年春节倡导就地过年、人口流动减少,对春节送礼需求较高的白酒、乳制品有负面影响,但实际上高端白酒、白奶等春节动销依然旺盛,且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自然火锅等)、休闲零食等也迎来传统旺季,叠加去年 Q1 低基数,预计 21Q1 食品饮料板块业绩将有较好表现,基本面角度来看也为板块继续向下调整的位置提供有力支撑。疫情过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明显提升,乳制品消费增加。麦肯锡数据显示,疫情中人们会囤积大量的谷物、速食品、包装食品、零食等食物和生鲜,但在疫情恢复期,乳制品、果蔬和蛋类等健康食品的消费额上升,反映出受疫情冲击,消费者
3、愈发重视健康饮食,加上专家对牛奶的推荐,疫情过后乳制品消费增长。2020 年全国乳制品产量中只有液态奶实现增长,全年产量2599.43 万吨,同比增长 3.28%,干乳制品产量 180.95 万吨,同比下降 3.09%,其中奶粉产量 101.23 万吨,同比下降 9.43%。我国乳制品消费结构仍以液态奶为主,乳企优先保证液态奶的供应,因此全年液态奶产量保持增长。液态奶中品类分化持续:主流的常温白奶在疫情刺激下需求放大,基础和高端产品均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动力(金典 2020 年前三季度增长 15%);巴氏奶在超巴产品的助力下,销售半径扩大,一二线消费量大增并逐渐向下沉市场渗透,品类空间快速扩容;酸
4、奶(常温及低温)、乳饮料等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大单品安慕希领先行业于 20Q3 企稳恢复正增长,马太效应强化。2020 年下半年起我国牛奶现货价格呈稳定上涨态势,截止2021 年 2 月底,牛奶现货价格达到 12.53 元/升,较 2020 年 6 月底的 12.13 元/升上涨了约 3.3%。牛奶零售价上涨主要受成本端原奶涨价影响,参考新乳业招股书,原奶采购金额占主要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保持在 50%以上,是最大的成本支出项目。据农业部数据, 2020 年生鲜乳全年均价为 3.79 元/公斤,同比增长 3.8%。截止 2021年 3 月 3 日,全国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为 4.29 元/公斤
5、,同比增长13.8%、环比不变,预计 21 年全年奶价同比增幅可能为中低个位数。随着原奶价格持续上涨,乳企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2013 年时乳企集体提价,去年底伊利、蒙牛对部分产品小幅提高出厂价,未来不排除对其他产品提价的可能。妙可蓝多引领国产奶酪品牌,盈利迎来拐点。妙可蓝多是国产奶酪第一品牌,据欧睿数据显示,我国奶酪市场中占领较多份额的仍是外国品牌,如百吉福、乐芝牛、安佳和卡夫,妙可蓝多是唯一挤进前五的国产品牌,且市占率从 2018 年的 2%进一步增长至 2019年的 4.8%。而从儿童奶酪棒这一大单品来说,妙可蓝多已经稳居第一阵营。2020 年公司营收预计为 27.5 亿元-28.5 亿
6、元,取中值计算同比增长约 60.6%,扣非归属净利润预计为 4900 万元-6900 万元,去年同期则亏损 1219 万元,公司盈利迎来拐点。2020 年 CPI-PPI 的剪刀差也不断收窄,并于 2021 年初前后转为负值,调味品企业再度面临多数品种成本上行的压力。虽然海天此前明确表示 2021 年无提价计划,但不排除如果需求端较快恢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未来基于经营压力可能做出的计划调整,但总体上我们认为行业或将更倾向于采取间接提价(如缩减包装、推出高价的新品等)、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