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钢铁行业:碳中和将给钢铁行业带来什么? -210307(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钢铁行业:碳中和将给钢铁行业带来什么? -210307(19页).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钢铁行业碳排放现状统计:钢铁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大户 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的18%,仅次于电力行业,是碳中和的重要责任主体。2000 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快速上涨,钢铁行业 CO2 排放量基本随之逐年上涨。截至 2017 年,我国粗钢产量达 8.71 亿吨,钢铁行业 CO2排放量达 16.86 亿吨,吨钢 CO2 排放量为 1.94 吨,与 2000 年相比,粗钢产量增长584%,而钢铁行业 CO2排放量仅增长 328%,吨钢 CO2 排放量下降了 37%,说明我国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CO2 排放控制水平得到很大提升。2020 年,虽然中国粗钢产量继续增长,但企业节
2、能环保水平持续提升,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进程中,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为545.27kgce/t,同比下降 1.18%。碳排放与能源消耗密切相关,吨钢能耗的下降表明中国钢铁企业吨钢碳排放也在同比下降,但粗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导致碳排放总量仍然在持续升高。 河北、江苏、辽宁三省钢铁碳排放占比超过40%,焦炭是钢铁碳排放的最大来源,占比64%。拆解碳排放的来源,从分省市来看,钢铁行业 CO2 排放量排放量较高的地区均为钢厂集中的地区,河北省CO2 排放量碳排放量达到3.3亿吨,其次是江苏省,年 CO2 排放量为 1.5 亿吨;钢铁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焦炭,其贡献为 64%。钢铁生产过程
3、中的碳排放分析:长流程>短流程、板材>长材 从钢铁生产线来看,钢铁可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长流程主要用来生产板材,采用铁矿石、冶金焦为原料,核心设备为高炉;短流程主要用来生产线材、棒材,采用废钢为原料,核心设备为电弧炉。长流程吨钢碳排放远大于短流程。从不同钢铁生产工艺来看,含有烧结的长流程生产工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含有球团的长流程生产工艺次之,采用废钢的短流程工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长流程的制作工艺中,铁矿石冶炼所需能耗以及高炉设备所需能耗较高,吨钢排放量约 2.1 吨,远高于短流程吨钢排放量的 1.4 吨。从长流程各主要环节来看,炼铁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占整个长流程
4、生产流程碳排放总量的 34.9%。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以高炉-转炉生产工艺为主,短流程产量仅占 10%,因此中长期来看,可能会通过改变生产工艺结构以及同一生产工艺中改变生产参数(如增加球团矿用量,增加喷吹煤用量等)两种方式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板材吨钢碳排放高于长材。对比 CRU 研究数据,全球各个地区的板材碳排放均要高于长材,这主要是由于板材多用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生产,而长材多用短流程工艺生产。在中国,铁水、板材、长材吨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 1.8 吨、2.1 吨、1.6 吨。碳中和,钢铁行业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 落后产能淘汰、兼并重组,双提速 我国钢铁行
5、业结构分散,产业集中度低。2015 年之前,我国钢铁行业 CR10始终徘徊在 35%左右,导致钢铁行业在上下游议价、化解过剩产能、市场有序竞争、行业平稳运行、产业布局调整、技术创新等方面,既缺乏掌控能力,严重制约钢铁行业健康发展。2016 年以后,钢铁行业启动了新一轮兼并重组,旨在提升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宝钢先后重组武钢、马钢、重钢、太钢,中国宝武的产能规模超过了 1 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建龙先后并购海鑫、西林、申银特、海威等企业沙钢入主东北特钢德龙重整渤海钢铁组建新天钢等碳中和政策明确要求严禁新增钢铁产能,推进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有利于龙头钢企提升上下游议价权,增强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小钢企往往有环保资金投入有限,环保技术能力不足,产能落后等情况。国外先进钢铁企业吨钢环保投资 70-120 元,环保设施运行成本130-150 元,而我国钢铁企业吨钢平均环保设施运行成本 55 元,其中只有宝钢、首钢等先进钢铁企业吨钢环保设施运行成本 100-145 元。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有利于龙头钢企做大做强。同时,兼并重组有利于企业提高话语权,兼并重组后的大型企业能更有效地推动境外铁矿石资源获取与开发,提高铁资源供给保障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切实提升钢铁行业产业链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