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研究】佰仁医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国产动物源性植介入平台崛地而起-210306(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研究】佰仁医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国产动物源性植介入平台崛地而起-210306(47页).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内正处于生物瓣替代机械瓣的趋势中,公司外科瓣快速放量从目前来看,国内正处于生物瓣替代机械瓣的趋势中,且随着公司产品进口替代的逐步推进,公司外科瓣有望快速放量从瓣膜的分类上来看,按照瓣膜的组成材质,瓣膜可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其中机械瓣主要由机械材料构成,生物瓣主要由动物组织构成(猪心包、猪心瓣、牛心包);生物瓣又可以分为有支架的生物瓣和无支架的生物瓣,目前无支架的生物瓣几乎已经没有使用,所以生物瓣大致可以分为介入瓣和外科瓣;其中,外科瓣是通过开胸手术的方式,将瓣膜植入到人体内,介入瓣是通过微创的方式将瓣膜植入到人体内,介入瓣根据输送系统的不用,又可以分为球扩介入瓣和自扩介入瓣。其中,最早出现的
2、瓣膜为机械瓣,早在 2000 年之前,机械瓣的使用占据主流市场,美国美敦力和圣犹达等公司的机械瓣产品曾经占据全球人工瓣膜 80%以上的市场。机械瓣的优点是其可以长期使用,寿命可达 50 年以上,但其缺点也非常明确,即植入机械瓣的患者需要终身抗凝,即使到现在,机械瓣术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也未能得到解决。基于以上问题,临床上开始逐渐重视生物瓣膜,相比机械瓣术后需要终身抗凝,生物瓣患者在不合并房颤的情况下,一般术后仅需要 3-6 个月的抗凝治疗,随后就可以不用担心凝血而随时导致的风险。2000 年以后,随着长期大组循证医学数据证明了生物瓣的长期耐久性后,生物瓣的应用占比逐年递增。到 2010 年左右,
3、全球生物瓣占比超过机械瓣,特别是以退行性病变为主要治疗群体的欧美发达国家,生物瓣的使用量已经达到 70%以上。对于国内来说,目前国内使用生物瓣使用的比例很低,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6以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发布的2017 年外科年度报告,我国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约 95%为 70 岁以下患者,约 80%选择使用机械瓣,机械瓣占据主流地位。我们推测国内机械瓣使用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 目前接受手术换瓣的患者中风心病患者比例较高,年龄普遍较轻,多选择机械瓣;2、 有相当比例的主动脉老年退行性病变患者由于自身经济状况和医疗条件的原因未进行手术治疗,降低了生物瓣的临床应用数量;3、 生物瓣临床应用推广不足,过去更多还是外资产品占主导地位,且价格较高。但这一情况正在逐渐改善,随着卫生条件的逐渐改善,我国换风心病的患者正在逐减少,瓣膜病患者的年龄正逐年增加,预计生物瓣使用比例将进一步提高,这使公司的生物瓣直接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