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智库:2021年中国健康险行业创新研究报告(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亿欧智库:2021年中国健康险行业创新研究报告(56页).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健康险行业快速发展,且受疫情影响,人群的投保意愿提升健康险的原保费收入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保费收入已达8173亿元。其中, 2016年前健康险保费增速较快,而由于2016年76号文规范短存续期产品、2017年134号文限制快速返还型产品,万能险和投连险销售受阻,导致健康险收入增速有所放缓。据亿欧智库测算,2021年由于部分重疾险、短期健康险产品调整,保费收入增速下降至13.8%。2022年后,保费增速将回升至20%以上,预计到2025年收入可达20210亿元。2020年1月新冠疫情的爆发,促使人群健康险的投保意识提升。2020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同比增幅明显高于寿险,尤其在我国疫情最为严重的2
2、月,寿险负向增长,而健康险却逆势上升。我国健康险的保险深度、密度较落后于成熟国家,且赔付支出占比低,健康险的补充保障作用有限保险的深度、密度仍较落后:2010-202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持较快增速。然而,我国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与国外成熟市场存较大差距。截至2019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为505元/(人*年),预计2020年升高至575元/(人*年) 。然而,日本、德国等保险市场成熟的国家,保险密度于2018年已达3000-4000元/(人*年)。健康险补充保障力度不足:2010-2020年我国健康险的赔付支出占比快速提升,但由于我国健康险发展较晚,其所发挥的补充保障作用较低。截至201
3、9年,健康险的赔付金额占比为3.6%,预计2020年也仅占4.3%。根据中保协数据显示,2017年发达国家的商业健康险赔付占比已达10%。互联网健康险快速发展,其中,第三方平台销售收入占比高互联网渠道兴起:由于互联网简化了人群获取信息的难度,减少信息不对等,“互联网+健康险”取得飞速发展。2015年互联网健康险保费仅为10.3亿元,占比0.7%,而2019年收入已增长至236亿元,占比12.7%。受疫情影响,线下展业受影响,互联网健康险进一步发展,预计2020年互联网健康险保费收入为357.3,占比达14.1%。第三方平台收入占比高:互联网人身险的收入来源中,预计2020年各大保险机构的自营平台销量占比为11.3%,而包括微保、蚂蚁金服在内的第三方平台的收入占比可达88.7%。竞争格局:健康险市场集中度高,行业竞争逐渐激烈行业集中度高:2019年经营健康险的人身险公司共91家,财产险公司73家。但从收入规模来看,人身险公司的健康险原保费收入占比88%,财险公司收入仅占12%。其中,人身险公司CR10的收入占比为78%,市场集中度高。其中,专业健康险公司占比仅为4%,只有人保健康一家进入了CR10。健康险行业竞争加剧:近年来,各大保险公司积极布局健康险,抢占健康险市场。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等上市保险公司的健康险收入占比逐年增加,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