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报告:多维数据框架详解半导体产业链景气趋势-210301(5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半导体行业深度跟踪报告:多维数据框架详解半导体产业链景气趋势-210301(52页).pdf(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库存端:渠道库存处于低位,下游需求回暖带动补库存 从渠道库存看,自18Q4 开始渠道库存逐季下降,疫情冲击后,20Q1 渠道商出现了短暂的库存累积现象,但是 20Q3 渠道库存又出现下降,而且观察到20Q3 渠道库存周转率明显加快,20Q4 渠道库存出现补库存。台股渠道商大联大1 月营业收入613 亿新台币,同比大幅增长55%,环比增长12%,下游需求改善明显。 从半导体设计厂商库存看,整体而言,20Q4 的库存周转天数环比继续减少,即存货周转不断加快,反映下游需求持续改善;海外公司库存水位有略有抬升,而国内公司20Q3库存水位有所下降,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国内 20Q2 厂商
2、担忧产能而恐慌性备货导致库存处于高位,另一方面疫情冲击下国内经济复苏快,国内半导体企业先于海外企业进入行业上行期,下游需求回暖进一步消化库存。 从 IDM 厂商库存看,20Q4 海外IDM 公司库存水位环比下降,存货周转加快,国内 IDM公司周转天数明显减小,国内IDM 厂商以功率半导体厂商为主,国内IDM 企业平均周转快于海外 IDM 企业,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 20Q3 以来整个行业出现缺货现象,国内厂商受疫情影响较小,经营效率高于海外 IDM 厂商。 从代工库存看,自20Q2 以来半导体代工库存陡增,其中主要是台积电的库存增加,台积电20Q2/20Q3/20Q4 库存金
3、额分别为29/38/49 亿美元,台积电在20Q4 说法会上指出,行业将进入补库存周期,供应链正改变库存管理方式以确保供应安全,供应链和客户库存水平将高于历史季度水平,预计拉货动能将比此前预期要好。 我们认为行业经历了近两年的去库存周期及2020 年疫情的冲击后,随着后疫情经济恢复、下游需求逐渐回暖,半导体行业有望在21 年进入补库存周期。 供给端:产能利用率提升,设备出货额维持高增长,硅片出货量触底回升 (1)产能利用率:8 寸满载运行,产能紧张有望持续代工产能方面,8 寸晶圆产能持续紧张,目前基本处于满载状态,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产能利用率均维持在历史高位,2
4、0Q4 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达到 95.5%,中芯国际产能利用率环比略有下滑主要是先进制程扩产所致,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仍然饱满,华虹半导体20Q4 产能利用率达到 104.4%,联电 20Q4 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9%,并且公司指引21Q1 产能利用率继续满载运行,8 寸产能满载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于成熟制程产品,产品形态包括 MOSFET、IGBT、指纹识别芯片、CIS、电源管理、驱动 IC 及MCU 等。 另外,由于美国将中芯国际加入“实体清单”事件,如后续制裁力度进一步加大,扩产节奏可能进一步放缓,从而导致供给更趋紧张。2020 年12 月18 日正式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后,美国设
5、备商需要在获得许可的情况下才可以发货,但是10nm 以下制程设备全部被拒绝发放许可。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短期内实现去美化的产线可能性较低,如若成熟制程设备许可获得进度不及预期,将会影响产能扩产进度。 封测方面,产能满载,尤其在Wirebonding 环节,日月光等封测厂已提价。国内主要封测企业陆续发布再融资扩产计划,通富微电和晶方科技已分别完成募资,长电科技50 亿定增计划也获得证监会批文,华天科技也在2021 年1 月19 日推出定增方案,封测厂均计划扩充产能,可见封测产能紧缺和行业景气度高企。 在当前全球晶圆产能紧张、需求持续强劲的环境下,美国暴雪及日本地震等自然灾害事
6、件将进一步加剧芯片供应紧张的局面,从而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2 月份以来,美国德克萨斯州暴风雪袭击使多地出现停电,导致当地的三星、英飞凌、恩智浦多座晶圆厂暂时关闭,日本福岛地震导致日本瑞萨的茨城工厂也暂停生产。三星电子位于奥斯汀的首座晶圆厂建于 1996 年,主要生产 DRAM 存储芯片和 NAND Flash 芯片,2007年追加第二座(2017 年扩产)晶圆厂,从事晶圆代工业务。三星奥斯汀晶圆厂的逻辑芯片主要工艺技术为 14nm、28nm、32nm 等,约占三星逻辑芯片总产能的 28%;恩智浦半导体在德克萨斯州奥斯特有两座 8 寸晶圆厂,主要生产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