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堂:衡量和追踪全球疫情经济(4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汉堂:衡量和追踪全球疫情经济(41页).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全球疫情经济的核心规律(1)全球疫情、疫情政策和人流活跃度的关系对抗疫情,有没有可以全球适用的普遍规律?在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讨论:世界各国是否可以借鉴中国的行动和经验?有没有国家能够在人流活跃度不大幅收缩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疫情? 世界各国是否可借鉴中国的经验?鉴于疫苗的研发和临床试验仍处于较早阶段,世界各国采取并实施了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来限制人与人接触。这些干预措施包括病例隔离,禁止聚众集会和 / 或公共活动,停工停学,停止公共交通服务,国内和国际旅行限制,大规模的自愿和 / 或强制社会隔离,以及在特定地区或国家范围的全面封锁等。这些措施多为经典的应对流行病的公共健康政策的一部分,但很
2、多国家(尤其是一些高收入国家)在实施上的力度和广度是空前的。这些措施在各国的采取和实施和中国的行动和经验并无本质差别。疫情政策在全球层面抑制人流活跃度的效果相当明显 4。政策力度每提高十个百分点,平均人流活跃度相对正常日下降约 5 个百分点。同时我们也看到,同样的政策力度对不同国家人流活跃度的影响程度有较显著的差异,除了实施的时机、过程、力度和具体范围等因素,国家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特征也是差异化的来源之一。从分项政策看,每一项政策对各经济体的人流活跃度都带来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 其中,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关闭工作场所的政策,其次是居家令、关闭公共交通和限制国内流动,这四项政策一起能有没有国家能够在人
3、流活跃度不大幅收缩的情况下有效控制疫情?我们首先通过 131 个经济体的数据估测全球每天平均有效再生数(Rt)和平均人流活跃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在疫情爆发后的控制阶段,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单调负向关系。当人流活跃度在正常水平 70% 及以上的阶段,Rt 总体高于 ,并不足以压制疫情快速增长的趋势;当人流活跃度降到接近正常水平 50% 左右时,Rt 接近 。这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整体而言,控制疫情往往必须以降低人流活跃度为代价。4 月中旬开始,随着一些国家疫情得到控制,政策逐步放松,全球人流活跃度有所恢复。伴随更为针对性的追踪和防控措施的部署,以及各国政府较疫情前总体更为审慎的态度,人流活跃度在有步骤恢复时, Rt 总体也被控制在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