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中国数字消费券实施效果的跨地区比较分析及政策启示(3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蚂蚁金服:中国数字消费券实施效果的跨地区比较分析及政策启示(32页).pdf(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19年杭州市人均GDP为152465元,是全国平均值的2.15倍,其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有“移动支付之城”的称号。消费券在杭州市带来了提振消费的作用,但是就其发展阶段和区位来说,杭州的研究结论是否能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同样的效果,尤其是在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还需进一步研究验证。广西地处我国西部地区,2019 年人均 GDP 为 42964 元,位列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第 29 位。2018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485 元,服务业占比 46%,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次研究覆盖广西 14 个地级市的消费券发放情况,2019 年南宁市 GDP 最高,为 4
2、506.56 亿元,来宾市最低,为 654.15 亿元。区内各城市不仅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自然禀赋、发展定位、产业侧重、城镇化水平也各有不同,我们熟知的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工业重镇柳州、“钦北防”北部湾出海通道等就各有发展重点,同时也有百色、河池这种欠发达的桂西北石漠化山区。广西各地级市间的巨大差异构成异质性分析的条件,能够充分比较消费券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中的效果情况。这种城市间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暗合了中国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课题组的两次研究,涵盖了西部地区和长三角中心城市,样本差异显著,研究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更能够支撑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消费券的政策目标在于通过财政补贴增加居民消
3、费,以消费提振带动企业生产和服务活动的复苏,激活产业,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在消费券实施过程中,有的省市选择用行业券的方式,而且在消费券设计上有大量的差异化的做法。有没有消费券实施方面的最优做法?哪一种消费券提振消费的政策效果更好一些?这背后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杭州市发放的通用券对于食品、餐饮服务行业的消费拉动作用十分显著,同时也惠及其他行业。在纾缓各行业困境、引导居民消费流向各个行业方面,发放行业券的效果会不会好于通用券?本次研究中,广西共发放了四批消费券,其中第一批 3 月 26 日发放的是行业券,第二批 4 月 9 日发放的是通用券,每份政府补贴总金额均为268 元。基于广西消费券的研究能够对
4、比不同的消费券设计(例如,行业券和通用券)在实施效果上的差异。此前,美国、新加坡、日本和中国台湾发放的“消费券”,均采取了现金或现金券的形式。为应对本次新冠疫情,美国政府直接为个人或家庭发放现金;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也直接向困难家庭、甚至全体居民发放现金补助,例如香港向约 20 万户低收入家庭发 5000 元特别津贴。为什么我国大陆地区发放的不是现金券,而是带有“杠杆”效应、仅能在消费场景中使用,甚至还需要消费者额外消费更多金额的消费券?广西于 3 月 26 日 -5 月 26 日举办“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拟发9亿元消费券。广西发放的暖心卡消费券(下简称“消费券”)是一个综合的电子消费券卡包,凡是近三个月内在广西常住或消费券发放时位于广西的消费者,均可通过支付宝平台领取,先到先得,领完为止。整个活动期间每人最多申领 4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