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智能车联: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0年)-210209(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智能车联: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报告(2020年)-210209(56页).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0年,自动驾驶产业在融资、无人化与商业落地等热点话题的围绕下快速向前,我国政府持续高度重视自动驾驶产业发展,频频出台政策,并投入大量支持资金。但是,目前自动驾驶产业仍处在发展初期,仍然有许多问题待逐个解决。2021年,自动驾驶产业依然将在摸索中前进。自动驾驶资本市场回暖,汽车智能化仍处于技术迭代期。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自动驾驶公司融资堪称疯狂,融资事件已经接近30起,总金额已达到1000亿人民币。小马智行继续获得2.67亿美元的投资,已融资超过10亿美元,估值超过53亿美元,百度Apollo估值更是高达百亿美元。我国汽车智能化多传感器融合、人工智能、高精度地图、信息安全、云计算等在
2、相关领域的技术依然有待提升。汽车芯片产业链不完善,研发生产能力不够强,依然高度依赖进口。2020道路智能化建设与自动驾驶汽车的协同发展,还需要经过规模化验证。从2018年6月至今,交通部、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发布若干个关于车联网的国家标准,最近交通部也在推进服务设施的标准工作。由此带来的新问题也浮现出来:在车路协同路线上,智能网联设施标准化如何实现整体推进。例如当下量产汽车已具备一定自动驾驶功能,与之对应的问题就是当前道路如何进行网联设施建设。随着车辆自动驾驶能力的提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道等道路应如何推进与自动驾驶车辆相匹配的网联设施建设。同时,在上述推进过程中还将面对网联与非网联、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的车辆混合交通模式常态化的阶段,要满足多种模式的不同需求,相应的道路设施建设工作又该如何推进。探索新的测试技术和测试方法,以加速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市场。仿真测试技术通常被认为是降低自动驾驶测试成本、提升测试效率的更好选择,它的优势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在现实测试中难以达到的测试里程。但由于存在真值难以标定的问题,业界主要将仿真测试技术应用于研发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