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基金会:2020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源基金会:2020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15页).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2020 决策者摘要 中国现代化的 新征程 “十四五”到碳中和的 新增长故事 决策者摘要 中国现代化的 新征程 “十四五”到碳中和的 新增长故事 2020年12月 建议引文 能源基金会(2020). “中国碳中和综合报告 2020: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能源 基金会,北京,中国 . https:/www.efchina.org/Reports-en/report-lceg-20201210-en. 01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到碳中和的新增长故事 中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背景下提出碳中和愿景 全球环境瞬息万变。科技革命以及信息革命,极 大地
2、推动了互联互通以及生产力的重大变革。人工智 能、大数据和量子信息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正在 改变我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彼此互动的方式。电池、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等清洁能源技术的飞速发展,甚至 超过了十年前所有人的预期。这些趋势催生了全新的 行业和商业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发展。未来几 十年至关重要,因为新增长动能将全面取代旧动能。 中国发展日新月异。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 GDP 每年以近 10的速度增长,超过 8.5 亿人 摆脱了贫困(世界银行,2020 年)。中国目前是全球 第二大经济体,全球影响力不断扩大。事实证明,高 度依赖资源密集型高污染制造业、出口和投资以及廉 价劳动力
3、驱动下实现的高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不断 下降的生产力和劳动力等结构性限制已经使中国经济 增速放缓。与此同时,中国日益增长的中等收入人群 带来日益增长的商品和服务需求,及其对更安全、更 健康、更幸福和更平等生活的向往。 展望未来,本世纪中叶的中国将完全迥异于今日 的中国,这意味着长期的挑战与机遇。届时,中国人 民的生活水平将接近当前的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如 65 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将从 2019 年的 11.5增长到接近 30(UN-DESA,2019 年)。因此,中国低排放发 展路径并非只按照中国现状来设计,而是必须以未来 实现全面现代化为前提来考虑其战略内涵。 在乘风破浪同时放眼未来的征途中,中
4、国在重点 改善民生和福祉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行新的发展 观(见以下专栏)。例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 代表大会报告重申了“两个百年目标”:到 2021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到 2049 年把我国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述愿景 着眼于建设更高质量、更开放包容和具有凝聚力的经 济、政治和社会体系。新发展观的基础是:以更为绿 色、高效和可持续的消费与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可持续 发展模式,帮助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建立更健康的 生态系统,共同谱写“生态文明”。 2020 年 9 月,中国宣布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5、 和”的目标。尽管总体碳中和与碳达峰目标很明确, 但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和论证,中 国也尚未提交本世纪中叶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 中国的转型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重大且普惠的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 中以快速有序的方式向新经济模式转型。有鉴于此, 本报告全面阐述了如何支持中国同时实现碳中和目标 以及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新增长路径,为中国在 2060 年之前实现碳中和所需的长期部门战略和近期行动提 供借鉴。 中国提出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不仅 展现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发挥领导作用的决心, 也将为中国在瞬息万变的全球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 和普惠繁
6、荣奠定基础。由 2060 年碳中和愿景所引领 的一系列转型工作,将提升中国在新兴的绿色经济 领域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为结构性工业改革提供 支持,逐步淘汰高污染能源与行业,加强能源安全, 在持续显著提升人民健康和福祉的同时,全方位改 善生态环境。2060 年碳中和愿景的实现颇具挑战, 需要中国在制定强劲的长期战略的同时,有效识别 电力、建筑、工业、交通、农业、林业和土地利用 等关键部门的近期行动,从政策、金融和技术等多 角度实现跨行业合作。本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脱碳 战略,有效识别战略中整个经济体系以及各经济部 门的关键要素,为后续研究工作指明方向,以支持 中国成功实现包括碳中和、绿色增长、生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