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院-2017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总报告-2017.12-42页(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财政科学院-2017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总报告-2017.12-42页(42页).pdf(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20172017 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总报告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调研总报告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课题组 二一七年十二月2 目目 录录 一、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描述 . 6 (一)地方经济运行情况 . 6 1.各地经济增速差距明显 . 6 2.各地经济发展动能不同 . 7 3.经济发展仍面临多种制约因素 . 9 (二)地方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 9 1.从问卷数据来分析 . 9 2.从实地调研来观察 . 10 (三)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情况 . 11 1.各地改革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 11 2.地方改革诉求 . 12 (四)地方财政金融风险:基于问卷数据的分析 . 12 1.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2、情况分析 . 13 2.地方性国有资本投融资公司情况分析 . 13 3.地方金融机构风险情况分析 . 15 4.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风险情况分析 . 15 5.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风险情况分析 . 15 6.政府购买服务情况分析 . 16 二、我们的新发现:风险变形 . 17 (一)经济区域分化出现新特征 . 17 3 1.一二三产业比例趋同,但实际质量差距明显 . 17 2.经济增速接近,但背后发展原因各异 . 18 3.实体经济盈利水平改善,但亏损面扩大 . 19 (二)财政能力背后隐藏着风险 . 20 1.地方财政自给率呈下降趋势,部分省份脱离发展实际搞民生 . 20 2.财政收
3、入保持中高速增长,但税收收入占比下降 . 21 3.支出刚性越来越大,财政“托底”风险随之加大 . 22 (三)深层次原因:体制变迁中的两个“没变” . 22 1.“风险大锅饭”没变 . 22 2.“小马拉大车”没变 . 25 三、要从整体来把握风险的复杂性 . 26 (一)充分认识财政风险变形 . 27 1.国企是财政风险变形的诱发因素. 28 2.依赖政府投资,引致经济风险 . 29 (二)充分认识金融风险变形 . 30 (三)充分认识经济风险变形 . 32 1.财政增收困难,实质上是经济风险转化的结果 . 32 2.财政支出压力大,本质上是经济风险加剧的表现 . 33 3.金融风险上升,
4、是企业风险转化的结果 . 33 (四)权衡各类风险,严守公共风险底线 . 34 四、建议:准确把握财政、金融和经济风险三者关系,提升化解风险4 的综合能力 . 37 (一)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金融“血液”有效循环 . 37 (二)推动政府治理改革,警惕政府自身制造风险或产生“合成谬误” . 38 (三)优化宏观政策目标,打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升级版” . 39 (四)将宏观调控升级为宏观管理,并把防范重大风险放在首位 . 40 (五)发挥财政在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财政、金融和经济风险统筹管理 . 41 5 2017 年,中国经济运行平稳,韧性增强,各项财税工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引
5、导下稳步推进。 为全面了解地方财政经济运行的真实状态,评估各项改革的落实情况,观察和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地方财政经济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为下一步财政经济改革提供 “鲜活”的决策支撑,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继续开展了 “2017 年地方财政经济运行”大型调研活动。 2017 年初, 中国财政科学院将该项调研活动列为全院本年度最重要工作之一,并酝酿筹划启动。2017 年中,着手调研策划,确定调研主题和调研内容,以及调研人员的配置和调研省份的选择。最终确定成立三个实地调研组分赴东部、西部和东北部 7 省区深度调研,采取实地调研和线上调查并举、以调查数据支撑调研判断的研究方法。 2017 年 10 月
6、,正值十九大召开之际,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领带队,带领三个调研组奔赴黑龙江、吉林、江苏、天津、贵州和陕西6 省区进行调研。 参与调研人员累计 30 余人, 累计调研时间 30 余天,调研城市 13 个,调研区县 15 个,召开各类座谈会 50 余场,走访企业 20 余家。同时,组成 7 人线上问卷设计小组,联合零点数据公司进行问卷设计和线上调查,共有 17 个省(直辖市) 、145 城市和 662个区县参与了调查,时间跨度为 2014-2017 年前三季度。 调研和调查结束后,调研组结合十九大报告精神,围绕“全面关注地方财政金融风险” ,从时间、地区间和政府间三个维度,对 “经济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