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版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76页).pdf(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网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年度报告 2016-2017 版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二零一七年四月 网址: 网址: 编写委员会 编写委员会 主 任:郑栅洁、董 扬 副 主 任:黄学农、王志轩 委 员:赵一农、沈建新、谭洪江、桂小阳、武 震、 胡 滨、张忠东、曹宏斌、吴志新、付炳锋、蔡 宾、李 清华、仇 炯、王传福、田 锋 主 编:许艳华 副 主 编:许松林、武 斌、杨 敏、王德平、赵福全、 刘永东、王 芳、郝 翰、姚笑莺 执 笔:张 帆、刘 锴、李 康、秦雪亮、李 杨、 刘 辉、吕天玲、程 翔 网址: 参 编 单 位 参 编 单 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 国家电网公司 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苏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中兴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珠海驿联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北京富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聚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充电网络运营有限公司 深圳市安和威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杉智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址: 目 录 目 录 前 言 . 7 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综述 . 8 (一)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
3、8 (二)政府的推进作用 . 10 (三)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 . 14 (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 15 (五)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 16 (六)行业组织发挥作用 . 18 (七)面临诸多挑战 . 20 (八)2017 年发展预判 . 21 二、 政策体系 . 23 (一)中央政策 . 23 (二)地方政策 . 27 三、 充电设施产业格局和商业模式. 30 (一)充电设施制造产业格局 . 31 (二)充电需求及充电模式 . 32 (三)多样化商业模式 . 33 (四)电力供应和充电量 . 35 四、 互联互通 . 36 (一)车桩充电接口互联互通 . 36 网址: (二)支付互联互通
4、 . 37 (三)信息互联互通 . 38 五、 充电技术发展. 39 (一)多元的充电技术 . 40 (二)充电技术发展趋势 . 42 六、 国际比较 . 43 (一)充电设施认证 . 43 (二)充电设施运营模式 . 45 (三)充电支付互联互通 . 47 七、 2017 年充电基础设施展望 . 51 (一)政府加大推进力度 . 51 (二)行业发展趋向成熟 . 52 (三)充电设施互联互通 . 54 (四)解决关键共性问题 . 56 八、 附录 . 57 (一)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大事记(2016) . 57 (二)世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大事记(2016) . 60 (三)主要国家及
5、企业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数量 . 63 (四)全国地方城市(区域)政策出台情况汇总 . 65 (五)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表 . 71 网址: 前 前 言言 发展电动汽车是落实国家能源战略、 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节 能减排政策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 必由之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电动汽车及充电设施产业发展,将 充电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新型基础设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推动电动汽车发展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在政策体系的支撑下,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经从导入期迈入 平稳增长期。 截止 2016 年底, 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近 100 万辆, 居世界第一位。 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汽车推广应
6、用的基础和保障, 我国正在建设覆盖城市公共领域、高速沿线、私人小区、单位内 部等区域的充电服务网络, 并准备通过智能服务平台实现全国充 电基础设施信息和支付互联互通, 基本满足当前电动汽车用户的 充电需求。随着产业和技术的发展,用户对充电设施的服务水平 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下一步需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积极促进汽 车、充电设施、电力、金融等行业共同努力,打造“充电设施+出 行服务”的产业生态圈,促使充电设施产业良性发展。 网址: 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综述 一、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综述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制定的迄今最完善、 力度最大的政策体系,成为充电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