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洞察先机防患未然: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话反欺诈行动指南(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BM:洞察先机防患未然:基于人工智能的电话反欺诈行动指南(8页).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专家洞察 洞察先机 防患未然 基于人工智能的 电话反欺诈行动指南 扫码关注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官网微博微信微信小程序 吴大维 IBM GBS CBDS团队 副合伙人 主题专家 钱雪莹 IBM GBS CBDS团队 高级数据科学家 郝希蓓 IBM GBS CBDS团队 资深数据科学家 王莉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 高级咨询经理 杨杭 IBM GBS CBDS团队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负责人 首席业务咨询顾问 高康睿 IBM GBS CBDS团队 高级数据科学家 何佳惠 IBM GBS CBDS团队 高级数据科学家 谈话要点 数据技术联动,完善预警系统 数据驱动,技管结合
2、,不断提升及时预警电信 诈骗行为的能力。 明确建设方向,开展省级试点 对各省电信运营商而言,电信反欺诈发力的重 点不同,应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实施路线。 挖掘欺诈套路,建立长效机制 挖掘欺诈分子常用的欺诈套路,洞察先机,防 患于未然,将变化多端的欺诈套路扼杀在摇篮 之中。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通电话、一条短信,一个链接,一不小心,钱可能就没了; 欠费了、 中奖了、 退税了、 口罩来了, 电信诈骗的骗术层出不穷。 尤其是在 2020 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压力加大,有 的资金短缺的用户,被贷款诈骗;有的找不到工作的用户, 被兼职刷单诈骗;一些经常网购的用户,被冒充客服和虚假 购物诈骗;一些有
3、投资意愿的用户,被引诱参与虚假投资理 财和网络赌博;冒充公检法实施的诈骗案件也时有发生。 1 公安部通报,2019 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20 万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16.3 万人,同比分别上升 52.7%、 123.3%。1 2020年上半年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 件 10.1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9.2 万名,同比分别上升 73.7%、78.4%。2 诈骗电话的治理已成为电信运营商不可忽视的工作重点。虽然 三大运营商也都进行了诈骗活动识别的探索,但因其复杂性, 仍是电信行业的顽疾之一: 诈骗内容花样繁多,严重影响用户满意度。疫情期间“新热点+ 旧诈骗手法”的出现也告诉我们,与
4、诈骗内容的对抗将是一场 持久而关键的战斗。如何在覆盖现有诈骗方式的基础上,利用 数据与 AI 技术的力量,与时俱进,及时有效地识别新的诈骗 内容? 现有的分析手段效果不佳。传统的黑名单模式的时效性和准确 率不足,且需要持续运维投入,难以及时有效地识别并干预 电话诈骗行为。如何加大对电话渠道的监控,实现联动分析, 及早识别并预警劝阻? 整体解决方案不清晰,不知从何入手。反欺诈领域的技术能力 已初步形成,如何综合成本、反欺诈准确率、法律风险、处理 能效等关键要素,形成整体的解决方案? 2020 年 8 月 19 日工信部印发了关于运用大数据推进防范 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明确,
5、 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数据驱动、技管结合、务求实效” 的总体思路,坚持数据融合、数据驱动和数据共享,加快推进 大数据反诈长效机制建设。3 电信运营商应充分利用手中的通信渠道和通信内容等数据资 源,结合 AI 分析手段,建立和完善电信反欺诈预警系统,不 断提升精准预警尽早干预的能力,以最大程度降低用户损失, 提升用户满意度。 使用基于话单分析的反 欺诈技术,分析通话号 码主叫、被叫、时长、 频率等构成的行为模式, 判断号码是否为欺诈号码。 使用旁路监听的方式 对实时音频流做分析, 针对人的声纹和语言 的意图对来电进行诈 骗判断。 使用旁路录音的方式 对音频流进行记录, 当通话结束后, 对录
6、音数据进行处理 和反欺诈识别。 离线反哺方案在线实时方案离线准实时方案 2 这三种主流的反欺诈方案,各有优劣,电信运营商可以根据 自身的需求进行选择: 优势劣势 离 线 反 哺 方案 - 充分利用电信大数 据优势,在防止区 域性欺诈风险上起 到很好的作用 - 对诈骗行为的反馈 较慢 在 线 实 时 方案 - 及时干预, 及时止损 - 与其他两种方案相 比,技术难度最大 - 需考虑系统的并发 性和稳定性 离 线 准 实 时方案 - 与在线实时相比, 该场景下,人工智 能模型可根据完整 对话内容进行判断, 可提高识别准确率 - 录音文件的存储与 处理需要大量的硬 件资源 在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