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2030愿景与需求报告(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2030愿景与需求报告(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前言前言. 1 2总体发展理念总体发展理念. 2 32030+愿景与场景愿景与场景.4 3.1愿景:数字孪生,智能泛在.4 3.2应用场景.6 3.2.1智享生活.6 3.2.2智赋生产.9 3.2.3智焕社会. 10 42030+网络性能指标需求网络性能指标需求.14 52030+网络特征构想网络特征构想.15 5.1按需服务的网络.16 5.2至简网络.17 5.3柔性网络.18 5.4智慧内生.19 5.5安全内生.19 6结束语结束语. 2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22 1 1前言前言 移动通信领域科技创新的步伐从未停歇, 从第一代模拟通信系统 (1G)到万物互联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2、(5G) ,移动通信不仅深刻 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更成为社会经济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加速提 升的新引擎。5G 已经步入商用部署的快车道,它将开启一个万物互 联的新时代,渗透到工业、交通、农业等各个行业,成为各行各业创 新发展的使能者。 为了推动 5G 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充分融合,已经开始全 面实施“5G+”计划,包括 5G+4G 协同发展、5G+AICDE 和 5G+生 态,最大程度释放 5G 对各领域放大、叠加、倍增效能。 “5G+”将以 5G 为基础,衍生出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覆盖人们生活、生产和社 会治理多个方面, 打造新体验、 新动能和新模式, 助力综合国力提升、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
3、转型升级。 按照移动通信产业“使用一代、建设一代、研发一代”的发展节 奏,业界预期 2030 年左右商用 6G。芬兰政府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启动 6G 大型研究计划,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已为 6G 研究开放太赫兹频 谱,我国也于 2018 年开始着手研究 6G。以“创新、协调、绿色、开 放、共享”为内涵的新发展理念,也应成为 5G 向 6G 演进的发展理 念,成为推动移动通信网络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方向和着力点。 作为面向 2030+的移动通信系统,6G 将进一步通过全新架构、 全新能力,并结合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和新场景,打造 6G 全新技术生 2 态,推动社会走向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数字孪生”世界,实现
4、“6G 创新世界”的宏伟目标。 报告对 2030 年后移动通信发展的总体愿景与新应用场景进行了 预测和探讨。结合未来新业务和新应用的展望,报告提炼出 6G 网络 性能指标的初步需求,并提出了未来 6G 网络五大特征构想,即按需 服务、至简、柔性、智慧内生和安全内生。 6G 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报告旨在引发业界 的讨论与思考, 后续将联合学术界和工业界共同完善和更新 6G 愿景与需求,持续推进潜在使能技术的研究工作。 2总体总体发展理念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 以平衡方式实现社会公 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一项伟大、复杂的工程。中国秉持“创 新、协调、绿色
5、、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社会发展开出了良方。 “五大发展理念”在信息通信领域,为移动通信网络可持续发展 指明了方向,成为 5G 向未来网络(即 6G)演进与发展的思路和着 力点。其中: “创新”要求未来网络注重基础理论突破和源头技术创新,突破 或扩展传统通信理论,构建通信计算一体化架构,引入量子计算、类 脑计算、强 AI 等变革性技术; “协调”要求未来网络在通信、信息、材料、能源和垂直产业等 领域跨界融合协同突破,要求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推进,要求技术 3 标准的国际协同制定,产业发展的全球协调推进; “绿色”要求未来网络低能耗、低排放、与环境相容、能源供给 可再生、器件材料可重构、设备可
6、 4D 打印; “开放”要求未来网络能力接口开放、软硬件开源、市场开放、 生态开放,实现网络的“融合” 、 “融通”和“融智”新局面; “共享”要求未来网络通用化,与交通、电力、城建等其他社会 基础设施融合共享,实现基础设施集约化,提升基础设施效率。 6G 将在 5G 基础上为社会经济发展添加新动能,更深层次地促 进“五大发展理念”落地。在“创新”方面,6G 为国家、企业和个 人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商业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方面提供基础平 台能力、信息服务能力、计算能力和 AI 能力;在“协调”方面,6G 打通国家和行业间信息孤岛,保障“一带一路”全球经济一体化协调 发展,以新业态方式协调垂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