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光伏异质结电池HJT组件溢价分析行业市场产业研究报告(23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我国光伏异质结电池HJT组件溢价分析行业市场产业研究报告(23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0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HJT 是电池片环节的平台级技术5高转换效率得益于电池材料和结构5技术和工艺的延展性拓展提效空间8多重优势加持,产业化热情逐步上升10高转换效率与强发电能力支撑 HJT 组件溢价13转换效率溢价来自于发电功率提升和电站成本摊薄13抗衰减性能可支撑约 0.08 元/W 溢价15发电增益对溢价空间亦有贡献17小结:HJT 组件当前溢价空间可观19组件溢价构建 HJT 电池非硅成本空间20高功率有助于摊薄组件封装成本20硅片成本有望受益于薄片化21当前组件溢价可允许 HJT 非硅成本高出 0.18-0.27 元/W21图表目录图表 1. 降低光电转换中电损失的主要
2、途径5图表 2. PERC 电池的基本结构(钝化层为局部钝化)6图表 3. TOPCon 电池的基本结构6图表 4. 异质结电池的基本结构6图表 5. 异质结电池发展历程7图表 6. NREL 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图(蓝色部分为晶硅电池、蓝色实心圆点为异质结 电池)7图表 7. 近年来 Sanyo/松下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与参数8图表 8. 异质结电池实验室最高转换效率8图表 9. 汉能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提升历程9图表 10. 异质结电池的基本提效思路9图表 11. HBC、IBC 电池的转换效率与参数及与 HJT 电池的对比9图表 12. HBC 电池基本结构10图表 13. Kaneka HBC
3、 电池 26.33%转换效率与参数图10图表 14. 钙钛矿与异质结电池的叠加10图表 15. 异质结电池生产工艺流程(深红色为主工艺)11图表 16. 不同电池技术的相对输出功率与组件温度的关系11图表 17. 松下异质结组件长期发电量情况(14 年,3.34kW 系统)12图表 18. 部分企业异质结电池产能(量产+试验)12图表 19. 光伏发电国内三类资源区划分13图表 20. 相同电站 IRR 水平下转换效率之差可允许的合理溢价(PERC 效率 22.5%、 组件价格 1.7 元/W)13图表 21. 相同电站 IRR 水平下转换效率之差可允许的合理溢价(PERC 效率 23%、组
4、件价格 1.7 元/W)14图表 22. 相同电站 IRR 水平下转换效率之差可允许的合理溢价(PERC 效率 22.5%、 组件价格 1.5 元/W)14图表 23. 不同情景下组件溢价与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的关系(PERC 效率 22.5%、组 件价格 1.7 元/W)15图表 24. 异质结组件热循环测试(-40至+85)结果15图表 25. P 型单晶组件的典型衰减趋势16图表 26. 单晶 PERC 组件与异质结组件的衰减趋势假设16图表 27. 异质结组件抗衰减溢价(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 22.5%、无其他发电增益)16 图表 28. 相同电站 IRR 水平下发电增益可允许的合理溢价(
5、PERC 效率 22.5%、组件 1.7 元/W)17图表 29. 相同电站 IRR 水平下发电增益可允许的合理溢价(PERC 效率 23%、组件1.7 元/W)18图表 30. 相同电站 IRR 水平下发电增益可允许的合理溢价(PERC 效率 22.5%、组件 1.5 元/W) 18图表 31. 不同情景下组件溢价与发电增益的关系(PERC 效率 22.5%、组件价格 1.7元/W、 HJT 效率 23.5%)19图表 32. 异质结组件合理溢价测算结果(假设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 23.5%、发电增 益 4%) 19图表 33. 异质结组件溢价的组成示意(非定量)20图表 34. 单晶 PER
6、C 组件封装成本构成20图表 35. 当前异质结组件与单晶 PERC 组件封装成本对比20图表 36. CPIA 对于硅片厚度的预测21图表 37. 近期光伏组件价格走势22图表 38. 近期光伏电池片价格走势22图表 39. 异质结电池非硅成本空间22图表 40. 异质结电池非硅成本拆分及目标23图表 41. 单晶 PERC 电池产能扩张历程23附录图表 42. 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26HJT 是电池片环节的平台级技术高转换效率得益于电池材料和结构异质结电池与同质结电池的差异:广义而言,p-n 结由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太阳能电池 均可称为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与之相对的是同质结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