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驱动因素行业市场需求应用产业研究报告(3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驱动因素行业市场需求应用产业研究报告(36页).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020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一、工业机器人自然驱动力:人口结构变化&用劳成本激增4(1)日本:人口老龄化使机器人登上工业生产舞台4(2)德国:工业制造强国与高用劳成本的冲突14(3)韩国:高老龄化&低生育率社会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17二、工业机器人次生驱动力:高密度机器人应用产业兴盛21(1)韩国部署机器人密度最高,远超全球平均水平22(2)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汽车行业占比最大,3C 行业增长最快24(3)韩国汽车和 3C 产业突出需求带来高工业机器人密度26三、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密度机器人应用产业蓬勃发展催生巨大市场空间27(1)工业快速发展,我国也面临着老龄化及用劳成本高企的问题27
2、(2)我国汽车和 3C 产业的发展潜力仍大,工业机器人的增量需求空间可期32图表目录图 1:日本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单位:套)5图 2:1960-1984 年日本 GDP 快速增长(单位:亿美元)6图 3:1954-1984 年日本 GDP 与劳动力人数形成反差7图 4:1990 年开始本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单位:%)8表 5:1990 年前日本振兴工业机器人的相关政策梳理8图 6:1983-1990 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生产者出货指数(2010=100)9图 7:1970 年后日本制造业雇员人均薪酬快速增长10图 8:1954-2019 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人均薪酬对比11图 9:日本工业机器人密度(
3、单位:台/万名工人)12图 10:日本制造业占 GDP 比重13图 11: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比例上升13图 12:德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单位:套)14图 13:德国人口结构 2000 年后加速变化(%)15图 14:德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单位:百万欧元)与总劳动力人口(单位:千人)16图 15:1996-2015 德国劳动力成本提高(单位:欧元/小时)17图 16:1990-2018 韩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单位:套)18图 17:1990-2000 年韩国 GDP 快速增长(单位:十亿韩元)19图 18:1990-2000 年韩国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不断提升20表 19:1970-2050 年韩
4、国人口老少比和人口年龄中位数20图 20:韩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单位:韩元)21图 21:1990-2018 韩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单位:套)22图 22:各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对比(台/万名工人)23图 23:2018 年韩国工业机器人密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持续增长(单位:台/万名工人)24图 24:2017 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结构24图 25:2002-2017 工业机器人下游需求结构24图 26:工业机器人与汽车&3C 行业相关度高(单位:百万日元)25图 27:汽车工业机器人密度远超平均密度(单位:台/万名 200 SEK 工人)26图 28:韩国汽车&3C 行业对 GDP 贡献率高
5、27图 29:2001-2018 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单位:套)28图 30:工业 GDP 持续增长(单位:亿元)28图 31:中国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29图 32:劳动力增速与 GDP 增速形成对比30图 33:2001-2010 中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单位:套)30图 34:2010-2019 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31图 35: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单位:元/月)32图 36:2011-2019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台/万名工人)32图 37:2017 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按应用行业分布33图 38:2013-2019 汽车重点企业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34图 39:2010-20
6、17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单位:亿元)34图 40: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单位:%)35本文旨在回顾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驱动因素,来探 究我国工业机器人所处的发展阶段,进而预测未来演变进程。为了更好的剖析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本文论述的基础假设是认为在工业机器人发展过 程中,人口结构变化及各国劳动力成本变化都是长期存在的影响因素。由于工业机器人发展时 间跨度长,其中的影响因素难免众多,期间通胀、房价等其他因素对工业机器人长期发展进程 的影响较小,且多为短期影响因素,因此本文暂不予论述。工业机器人的诞生最早可溯源至 20 世纪 50 年代末,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