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医疗器械行业深度研究: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20200912(1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报】医疗器械行业深度研究: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20200912(103页).pdf(1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 证券研究报告 作者: 行业评级: 上次评级: 行业报告 |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医疗器械医疗器械 强于大市 强于大市 首次 2020年09月12日 (评级) 分析师 郑薇SAC执业证书编号:S1110517110003 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个性化出道,国产品牌的奇袭 行业深度研究 摘要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免责申明 代码代码名称名称2020-09-11评级评级2019A2020E2021E2022E2019A2020E2021E2022E 688050.SH爱博医疗202.37买入0.630.781.211.83321.22259.45167.251
2、10.58 688366.SH昊海生科103.38买入2.092.242.623.0849.4646.1539.4633.56 重点标的推荐重点标的推荐 股票股票股票股票收盘价收盘价投资投资EPS(元元)P/E 终端需求旺盛,渗透率提升空间大:终端需求旺盛,渗透率提升空间大:从纯量空间来说目前国内致盲白内障疾病患者约1.9亿,近视人群数超过6亿,全国近视率超过50%。眼科高值 耗材主要应用于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屈光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三大领域2025年市场规模大约为150亿,行业分别保持了10%、35%、20%的快 速增长,兼备“刚需+消费”属性。白内障手术渗透率低,老龄化催化需求的进一步增
3、长:然而我国每百万人口白内障手术率CRS 2018年仅为 2662例,仅为印度的一半,欧美国家的20-30%,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将催化白内障手术的一步提升。角膜塑形镜市场空间大,消费属性强:角 膜塑形镜是目前有效近视防控的方法之一,但目前国内角膜塑形镜的渗透率不到1.5%,随着青少年近视程度的加深,具备消费属性的角膜塑性能持 续受益渗透率的提升以及良好的“2+7”市场竞争格局。屈光人工晶状体是高度近视患者的福音,随着技术的成熟与临床安全性的验证,屈光人 工晶状体行业保持快速发展。 国产品牌的崛起加速进口替代,消费升级催生终端需求结构变化:国产品牌的崛起加速进口替代,消费升级催生终端需求结构变化
4、:我国眼科高值耗材领域进口品牌占据优势地位,国产品牌一直处于突破位。随着 国内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与基础学科的发展,在人工晶状体领域部分中高端产品已经具备进口替代的能力,同时随着带量采购的推进,国产品牌 “后发”的渠道劣势将发展一定转变,进口替代趋势不可挡;角膜塑形镜领域则持续受益一二线城市家长认知的提升以及“供给端”扩张的宣传教 育,在大量的青少年的近视人群数以及不断提升的消费能力的支持下,行业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 眼科赛道催生大公司,必备的几个要素:研发能力、产品线、市场空间眼科赛道催生大公司,必备的几个要素:研发能力、产品线、市场空间。对比海外诸如爱尔康(282亿美金)、豪雅(371亿
5、美金)卡尔蔡司(100 美金),我们认为眼科赛道在庞大的终端需求支撑下,具备成长的空间。同时研发能力决定了产品升级代替的可能性,以及具备适应新技术以及 更多适应症的可能性;眼科高值耗材具备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个性化”较强,不同的属性、不同的治疗效果,终端需求相对多样化,对比海外 成熟公司,丰富的产品线是企业长期生命周期的重要支撑;对比成熟海外公司,产品销售约50%及以上都是非本国销售,我们认为具备能进行 “本土+海外”布局的公司,市场空间能进一步打开。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新技术的替代风险,行业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医疗事故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新技术的替代风险,行业渗透
6、率提升速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医疗事故风险,渠道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rQsNrOsOsMrNrNqNmOrPrObRaO8OpNrRmOmMkPoOvMkPoPqM6MrQrRvPmNnMvPnOpM 目录 眼科器械兼备“规模”与“增速”,是重要的器械细分眼科器械兼备“规模”与“增速”,是重要的器械细分1、 页5 “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角膜塑形镜,“刚需角膜塑形镜,“刚需+消费”撬动百亿市场消费”撬动百亿市场2、 页16 屈光治疗应用:消费属性强,需求度高屈光治疗应用:消费属性强,需求度高3、 页31 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刚需”,消费升级带来产品结构变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刚需”,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