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2024年)(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2024年)(47页).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No.20241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12月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20242024 年)年)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更名声明更名声明原“集智”白皮书更名为“集智”蓝皮书。“集智”蓝皮书将继续秉承原有的编撰理念和高质量标准,致力于
2、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见。原“集智”白皮书更名为“集智”蓝皮书。“集智”蓝皮书将继续秉承原有的编撰理念和高质量标准,致力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洞见。前言前言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加速全球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并对算力、存力、运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存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运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传输保障。综合算力作为集算力、存力、运力于一体的新型生产力,成为支撑“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力量。建立综合算力评价体系,深度摸查、分析我国综合算力发展现状,对于加快产业发展进程、促进技术革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
3、意义。综合算力评价研究报告(2024 年)全面阐述综合算力的内涵及特点,构建涵盖算力、存力、运力、环境等关键因素的综合算力评价体系,多维度客观分析了我国综合算力的发展情况,挖掘我国各地区综合算力发展的问题,并给出发展建议,为国家及地方的算力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时间仓促,报告仍有诸多不足,恳请各界批评指正。后续我们将不断更新完善,如有意见建议请联系中国信通院研究团队:。目录目录一、综合算力研究背景.1(一)全球算力高速发展且竞争加剧.1(二)我国多方协同推进算力发展.2(三)综合算力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3二、我国综合算力总体进展.4(一)算力结构不断调整,智算规模增长势头强劲.4(
4、二)存力规模持续扩大,先进占比不断提升.4(三)运力质量显著提升,网络设施不断升级.5(四)算存运基础能力共同发展,创新技术不断突破.6三、综合算力评价.6(一)评价体系构建.6(二)综合算力评价结果.10(三)算力评价结果.11(四)存力评价结果.17(五)运力评价结果.21(六)环境评价结果.25四、城市算力评价结果.29五、综合算力发展建议.31(一)构建多元算力供给体系,优化综合算力布局.31(二)加快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升基础设施能效碳效.32(三)强化产业发展政策支撑,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建设.32(四)加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33(五)持续深化算力产业赋能,促进数实
5、行业深度融合.34(六)持续完善算力产业生态,加速建链延链补链强链.35附件一 数据来源.36附件二 计算方法.36附件三 计算口径.37附件四 名词解释.41图 目 录图 目 录图 1 综合算力评价体系 3.0.9图 2 省级行政区综合算力评价 Top10.11图 3 省级行政区算力评价 Top10.12图 4 省级行政区算力-算力规模评价 Top10.13图 5 我国在用算力规模分布.14图 6 我国在建算力规模分布.14图 7 省级行政区算力-算力质效评价 Top10.15图 8 各省上架率情况.16图 9 PUE 较优省份.17图 10 省级行政区存力评价 Top10.18图 11 省
6、级行政区存力-存力规模评价 Top10.19图 12 总体存储容量与单机架存力情况.20图 13 省级行政区存力-存力性能评价 Top10.21图 14 省级行政区运力评价 Top10.22图 15 省级行政区运力-入算网络评价 Top10.23图 16 省级行政区运力-算间网络评价 Top10.24图 17 省级行政区运力-算内网络评价 Top10.25图 18 省级行政区综合算力环境评价 Top10.26图 19 省级行政区综合算力环境-资源评价 Top10.27图 20 省级行政区综合算力环境-市场评价 Top10.28图 21 城市算力评价 Top10.30表 目 录表 1 指标体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