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行业系列报告之三输变电设备:国内特高压建设维持高景气出海需求蕴藏潜力-241230(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备行业系列报告之三输变电设备:国内特高压建设维持高景气出海需求蕴藏潜力-241230(39页).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行业研究/行业深度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4 年 12 月 30 日 国内特高压建设维持高景气 出海需求蕴藏潜力 看好电力设备系列报告之三输变电设备 相关研究-证券分析师 傅浩玮 A0230522010001 王璐 A0230516080007 朱栋 A0230522050001 王艺儒 A0230523110003 研究支持 傅浩玮 A0230522010001 联系人 傅浩玮(8621)23297818 本期投资提示:特高压技术具备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并且电压可用两种方式传输。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的划分对于电能的输送、分配及系统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国际及国内的
2、标准与实践,电压等级大致可以分为高压(HV)、超高压(EHV)和特高压(UHV)三个等级。其中,特高压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特性,为解决大规模能源输送提供了最佳方案。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传输方式主要分为交流输电技术和直流输电技术:1)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成熟,以低成本、灵活变压及构建复杂电网结构的优势,广泛应用于跨省输电、电网环网构建及短距离传输。然而,其电感损耗较高,不适合超长距离输电,且导线需求多增加了成本;2)直流特高压输电技术以其高效率、适合长距离点对点传输及低导线需求的特性,在跨海、跨国输电、海底电缆及大电网联接与隔绝等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但直流输电设备昂贵且技术复杂,对运
3、维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我国特高压建设从 0 到 1,并且已步入完全成熟阶段,近年来电源与电网投资稳步增长。中国特高压的发展历程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经历了早期探索、集中攻关与试验、三轮建设高峰等三个阶段,直到目前,特高压电网逐步成为国家电力架构的骨干。截至 2024 年 4 月 10 日,全国已投运特高压工程共计 38 个,包括 18 个交流工程,20 个直流工程。同时,我国新一轮特高压建设围绕碳中和目标展开,先后有三批风光大基地陆续开展建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型能源外送需求。因此,我国近年来电网投资呈现增长趋势,2020 年到 2023 年国家的电网投资额不断增加,在 2023年达到
4、约 2.74 万亿元,复合增速为 4.08%。变电容量作为衡量电网建设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增长情况直接反映了国家电力基础设施的扩张速度和电力供应能力的提升。从 2017 年至2024 年 7 月,全国新增变电容量累计达 17.67 亿千伏安,呈现上升趋势。全国送电线路长度稳步增长,从 2017 年的 3.31 千万米增加至 2023 年的 3.60 千万米,显示出电力行业对于电网建设的积极投入。海外国家电力需求迫切,特高压出海潜力巨大。在全球化的能源转型浪潮中,各国政府正通过政策支持和具体规划,积极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美国、欧洲、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以及巴西和沙特等国家和地区,
5、正通过电网升级、可再生能源接入、区域电力市场整合等多种方式,以应对能源短缺、基础设施老化等挑战,增强能源安全和供应稳定性,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从而展现出特高压技术在全球能源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作用。借此机遇,我国积极参与海外国家电网建设项目:1)国家电网自 2004 年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成功投资运营巴西、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2)南方电网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力合作,实现了与越南、老挝、缅甸的电网互联,投资了多个电力项目,并成功收购了智利和马来西亚的电力公司股权。投资逻辑:特高压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的
6、特性,为解决大规模能源输送提供了最佳方案。因此,我国大力发展特高压技术,特高压电网建设从 0 到 1,目前已步入完全成熟阶段。并且,我国近年来电网投资呈现增长趋势,景气度维持高位。与此同时,在全球化的能源转型浪潮中,各国政府正通过政策支持和具体规划,积极推进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我们认为鉴于未来无论内需的高景气度还是海外国家对于电力需求的迫切性,我国特高压相关企业可以借此机遇在国内凭借自身的品牌与品质优势确保基本盘,并且积极参与海外国家电网建设项目,并把输变电设备进行配套出海,以此增加产品粘性,出海需求将成为一个新增量来夯实企业的业绩。因此,建议关注在海外电网项目中积极参与,并具备海外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