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信通院: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年)(51页).pdf(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1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智慧城市研究院2024年12月百舸争流百舸争流 千帆竞发千帆竞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2024 年年)版权声明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本报告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前言前言当前,数字技术已成为
2、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领域,数据正在成为最具战略价值潜力的新型生产要素,二者融合蝶变持续催化数字新质生产力,引发全球科技产业、经济形态、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城市作为人类历史文明进程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承载推动科技创新突破、经济结构转型与社会形态演进的重大战略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把信息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势能与城镇化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加快壮大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有助于全面构建更普惠宜居的数字社会,有助于系统推进数字中国高水平建设。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是落实习总书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的数字化综合工程,是促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
3、字社会统筹发展的核心载体。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今年 4 月,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提出,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承受适应能力强、恢复速度快的韧性城市,增强城市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一系列重要部署凸显数字化转型对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战略价值,也为行业做好这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报告在 2023 年发布的数字城市产业研究报告(202
4、3 年)基础上,结合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意见(发改数据2024660 号)最新部署要求,围绕城市数字化转型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三大整体工作方向,系统总结研判十二个主要行业板块最新发展态势特征,提炼了一批行业落地标杆案例,力求为新时期各地区和行业共建高水平智慧城市、共同推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鉴于时间关系和水平所限,报告难免出现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I目录目录一、看政策:纲举目张,擘画城市全域转型新格局.1(一)聚焦高质量发展,开启历史新篇章.1(二)强化整体性布局,引领全方位升级.2(三)坚持新思维导向,凸显时代新特征.2二、看行业:创新涌动
5、,倍增城市全域转型新空间.3(一)城市共性基础领域:智能中枢形成三类主导模式.3(二)城市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发展生态加快成熟.4(三)新型产城融合领域:城市数字更新激发产业新活力.12(四)城市数字治理领域:高效协同共治智治全面推进.12(五)城市数字服务领域:网络效应深度释放数字红利.17(六)城市智慧宜居领域:精准治理促进数绿协同转型.17(七)城市安全韧性领域:物理与数字空间安全整体提升.19(八)城市数字基建支撑:全面迈进多力协同增强阶段.22(九)城市数据要素支撑: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提速提质.27(十)适数制度改革生态:需求牵引制度创新进入攻坚.30(十一)城市运营运维生态:更注重长
6、效合作价值为先.34(十二)区域协同转型生态:三圈层联动合作走深走实.35三、看未来:凝心聚力,奋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征程.42(一)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更强合力.42(二)强化技术攻坚,培育更强动力.43(三)深化全民参与,凝聚更强活力.43(四)扩大开放合作,释放更强潜力.44图 目 录图 目 录图 1:苏州工业园区智能中枢总体框架.7图 2:浙江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总体架构.8图 3:北京新型智慧城市感知管理服务平台.27图 4:基于“V 字模型”的多跨场景流程再造与流程方法.32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行业洞察报告(2024 年)1一、看政策:纲举目张,擘画城市全域转型新蓝图202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