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XR设备如何快速获得 可用的虹膜识别和眼动追踪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产XR设备如何快速获得 可用的虹膜识别和眼动追踪方案.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国产XR设备如何快速获得可用的虹膜识别和眼动追踪方案深圳市华弘智谷科技有限公司多模态生物识别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01背景分析02技术对比03产品方案04公司简介01背景分析3眼动追踪 是AR和VR标配,苹果Vision Pro已支持互联网虹膜识别虹膜识别眼动跟踪眼动跟踪质量评估活体检测腾讯优图虹膜识别两路IR红外图数字签名安全组件数据库对象存储数字身份认证虹膜支付VR设备虹膜支付后端虹膜前端比对+数字身份认证后端虹膜眼动摄像头虹膜识别 是AR和VR刚需,苹果Vision Pro和微信支付已支持02技术对比6现代眼动追踪技术按使用场景分类屏幕式穿戴式按算法原理分类电流记录法电磁感应法图像处理分析
2、法瞳孔-角膜反射方法基于外观特征的方法其它方法瞳孔角膜反射技术 是当今眼动追踪市场上最主流的技术现代眼动追踪技术分类瞳孔角膜反射技术原理8二维眼动特征提取二维视线参数计算三维视线参数计算映射模型计算视线方向计算三维视线追踪算法人眼图像瞳孔中心、虹膜中心、反射光斑中心等等瞳孔-角膜向量视线落点三维眼动特征提取人眼图像瞳孔中心/轮廓、虹膜中心/轮廓、反射光斑中心等等人眼成像模型视线方向二维视线追踪算法目前,基于瞳孔角膜反射技术的眼动追踪算法主要分为以坐标映射为基础的二维视线追踪方法和以人眼成像模型为基础的三维视线追踪方法两类:基于瞳距角膜反射的眼动追踪算法分类二维视线追踪方法将从采集的图像中提取的
3、二维人眼视线参数,将其代入由用户标定确定的视线参数到屏幕注视点的映射函数,换算成视线的屏幕落点。二维视线追踪算法基本原理二维视线追踪算法校准过程二维视线追踪算法特点对比三维视线追踪方法通过研究人眼的成像模型和空间几何模型,由图像的视线特征参数和光源位置坐标来计算三维视线方向,在系统标定出屏幕位置的情况下,根据视线与屏幕相交得到屏幕视线落点。三维视线追踪算法基本原理眼睛近似于球状,角膜覆盖在虹膜外面,虹膜中心有一个环状体,称为瞳孔。瞳孔后面是晶状体,用来调节光线聚集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视网膜位于眼球后面,蕴含大量感光细胞。角膜和晶状体之间是水样液体,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是玻璃体。光线进去眼睛后经过
4、一系列光介质并在各个层面上反射和折射后才到达视网膜。视网膜上有一个特殊的小区域,称为小凹,上面集中了绝大部分颜色敏感的细胞,用于感知景物细节。小凹并不准确位于眼球的对称轴上,而是与角膜中心构成视轴。光轴和视轴之间存在一个因人而异的固定的偏角,这个角称为kappa角,大小约5度。角膜中心是光轴和视轴的唯一交点。视线追踪的目的是估计视轴的方向,并根据所观察景物的信息确定注视点。目前常用的三维视线估计方法通常先重建出眼睛的光轴,然后根据人眼特定的kappa角,从光轴换算到视轴,进而得到注视点的位置。人眼成像模型三维视线追踪算法要点校准过程眼球固有参数估计眼球可视特征检测VR眼图采集VR眼图采集眼球可
5、视特征检测眼球可变参数估计眼球时域状态模型更新三维视线估算眼球参数估计预测过程眼球时域状态模型初始化三维视线估计典型三维视线追踪系统求解模型 单相机单光源系统 单相机多光源系统 多相机多光源系统S1:3D角膜中心计算S2:3D瞳孔中心计算S3:光轴重建S4:视轴估计(Kappa角校正)S5:3D视线估计典型三维视线追踪系统求解步骤三维视线追踪方法与二维视线追踪方法比较三维眼动 在XR设备上下滑移时 优于二维眼动原始位置往下滑移往上滑移三维眼动 在XR设备前后滑移时 优于二维眼动原始位置往前滑移往后滑移XR眼动跟踪演示21XR眼动跟踪演示2203产品方案23应用层算法端硬件端身份认证眼控交互注视
6、点渲染行为分析支付验证.眼动追踪算法授权身份认证眨眼检测等眼动分析安全策略华弘智谷虹膜识别、眼动追踪自研算法XR+虹膜眼动方案模组端芯片端虹膜眼动融合定制模组全国产化定制微型模组高帧率眼动虹膜定制模组华弘定制模组合作伙伴虹膜识别虹膜采图等提供SDK/API、平台服务等华弘 XR虹膜+眼动 方案架构业界首个自主提供虹膜识别、眼动追踪、身份管理三位一体的XR业务解决方案服务商眼动追踪算法注视点渲染高清虹膜采集虹膜精准识别眼部坐标锚定虹膜特征加密去中心化身份眼神交互核心参数华弘智谷国内同行(虹膜、眼动各一家)虹膜识别误识率/拒识率支持多角度识别误识率(FAR):不高于10-5拒识率(FRR):不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