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车与人形机器人协同深度报告:从制造到科技从车到机器人-241223(3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车与人形机器人协同深度报告:从制造到科技从车到机器人-241223(38页).pdf(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从制造到科技,从车到机器人 车与人形机器人协同深度报告华西证券汽车团队华西证券汽车团队20242024年年1212月月2323日日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仅供机构投资者使用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分析师:白宇SAC NO:S1120524020001分析师:赵水平SAC NO:S1120524050002联系人:蒲欣雨 148086投资建议投资建议119451947n 观点提炼:观点提炼:1 1)人形机器人空间巨大。人形机器人空间巨大。从需求侧看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用机器人代替人成为不可逆趋势;从供给端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
2、模型不断迭代,使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人形机器人在短期内有望首先突破工业制造、商用服务等B端场景,中长期可能逐步突破极端作业、家用服务等更为复杂的场景。只有当人形机器人突破C端家用等应用场景后,市场空间才会真正全面打开。环境感知模块、运动控制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是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核心,从发展路径看,人形机器人发展趋势将遵循从硬件驱动到软件驱动的发展规律。2 2)由于在软硬底层上的相通性极强,车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由于在软硬底层上的相通性极强,车企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优势明显。车与人形机器人在技术底层、供应体系、生产环节均形成较强的协同与共振,我们认为,汽车工厂将是人形机器人最为核心的
3、应用场景之一,且有望最快实现商业化落地。3 3)在人形机器人硬件筛选细分投资赛道,主要需考量两个维度,一是附加值,二是国产化率。在人形机器人硬件筛选细分投资赛道,主要需考量两个维度,一是附加值,二是国产化率。参考特斯拉Optimus发展历程,灵巧手的发展是引领变革的核心。从国产替代维度来看,行星滚柱丝杠、空心杯电机和六维力矩传感器等目前国产化渗透率仍较低,未来空间巨大。4 4)特斯拉与华为引领边际变化,)特斯拉与华为引领边际变化,2025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2024年以来,Optimus进化迅速,目前,特斯拉Optimus已具备空手接网球能力以及
4、良好的户外行走能力,马斯克预计,2025年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量产千台级,人形机器步入量产元年,与此同时,AI大模型+深度学习的不断发展,叠加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将为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和场景拓展提供重要边际催化。n 投资投资建议建议:人形机器人2025年有望实现0-1的过程,特斯拉有望引领量产落地过程,华为入局有望重建国内生态,整机厂与核心零部件厂同步受益。整机厂受益标的【特斯拉、赛力斯】;零部件受益标的【拓普集团、三花智控、柯力传感、鸣志电器】等。n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人形机器人量产进度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下游
5、需求不及预期等。oVqZqVMAnMoMtQ9P9R9PsQpPsQnRiNoPoMfQsQsN9PnNwPvPpOnRxNoNzR2目录一、万亿蓝海初渗透,萌芽阶段大空间一、万亿蓝海初渗透,萌芽阶段大空间二、三重共振,车与机器人软硬协同二、三重共振,车与机器人软硬协同三、核心零部件迎国产替代,降本可期三、核心零部件迎国产替代,降本可期五、五、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四、特斯拉与华为引领边际变化,四、特斯拉与华为引领边际变化,20252025有望成为量产元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六、风险提示六、风险提示 31、万亿蓝海初渗透,萌芽阶段大空间万亿蓝海初渗透,萌芽阶段大空间 1.1 1.1 萌芽时期,人形机器人
6、市场空间巨大萌芽时期,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巨大4图: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情况(亿美元)图: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情况(亿美元)图: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图: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n人形机器人想象空间巨大。人形机器人想象空间巨大。从需求侧看,根据腾讯新闻,现阶段日本、德国、法国、美国、中国等多个国家均已步入老龄社会,劳动力供给将面临短缺,用机器人代替人成为不可逆趋势;从供给端看,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不断迭代,其自主决策、多模态感知、泛化/涌现等能力持续进步,使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打开其未来成长空间。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约21.6亿美元,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