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4交通空气污染监测与评估:国际经验与案例分析报告(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清洁空气中心:2024交通空气污染监测与评估:国际经验与案例分析报告(93页).pdf(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关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亚洲清洁空气中心(Clean Air Asia,简称 CAA)是一家国际非营利性环保公益组织,致力于改善亚洲区域空气质量,打造健康宜居的城市。CAA 成立于 2001 年,是联合国认可的合作伙伴机构。CAA 总部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在中国北京和印度德里设有办公室。CAA 拥有来自全球的 261 个合作伙伴,并建立了六个国家网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和越南。CAA 自 2002 年起在中国开展工作,专注于空气质量管理、绿色交通和能源转型。2018 年 3 月 12 日,CAA 获得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境外非政府组织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在北京设立亚洲清洁空气中
2、心(菲律宾)北京代表处。CAA 接受公安部及业务主管单位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气治理领域的能力建设、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报告团队撰稿人张伟豪空气质量项目主任王思环境研究员支持人员付璐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万薇中国区项目总监朱妍传播项目主管王悦高级交通研究员致谢报告团队衷心地感谢以下专家在报告编写过程中提供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在报告审阅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贺克斌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 环境学院教授丁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伏晴艳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副院长王欣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高级工程师执行摘要.01背景.01结论.03交通空气污染监测覆盖多种交通
3、场景.03路边站选址均优先考虑浓度较高的地点.04路边站参与空气质量达标评价.07低成本的补充监测手段被广泛采用.08交通站的实时和历史监测数据均完全公开.09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公众宣教与加强公众参与.09建议.11优化并扩展交通站监测网络,统筹推进应用多种监测手段.11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信息公开水平.11未来探索逐步将交通站纳入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评价.12背景篇.13交通源是大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14交通源排放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日益突出.16治理交通空气污染可带来环境和健康效益.17我国的交通空气污染监测需要获得更多关注.21美国篇.22多次立法关注交通污染及其管控.23N
4、O2标准修订带动路边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23根据人口和交通量等因素确定路边站数量和选址.25路边站参与空气质量达标评价.26案例 加州南海岸地区因新建路边站需修改达标规划.27公开发布路边站监测数据.29路边站指导学校选址和用地布局.30目录交通空气污染监测与评估:国际经验与案例分析 1 案例 路边站用于评估交通源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31案例 洛杉矶港.34专题 低成本传感器(Low-cost Sensor,LCS).38英国篇.41欧盟指令推动英国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站网络.42公开发布路边站监测数据.43路边站数据有效评估政策实施效果.43建设被动采样管网络(UUNN)以扩大路边 NO2监
5、测.44AURN 站点数据用于校正采样管数据.46AURN 路边站和 UUNN 站点均参与空气质量达标评价.47案例 希思罗机场.48案例“呼吸伦敦”监测网络.52欧盟篇.55交通污染管控始于机动车排放标准制定.56多项条约和指令推动空气质量监测进程.56优先考虑人口和浓度来确定监测站数量和选址.57公开发布路边站监测数据.58路边站数据用于评估污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60案例 巴黎交通源的 UFP 监测.61新西兰篇.64对受交通影响的敏感地区进行监测.65根据人口确定监测站数量.65监测网络采用被动采样管监测 NO2.67监测数据用于识别热点地区与评估变化趋势.68案例 约翰斯顿山隧道.70
6、日本篇.72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专门包含路边站网络.73根据人口和居住区面积确定路边站数量.73独立对两个监测网络进行空气质量达标评价.74公开发布路边站监测数据.75参考文献.76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球机动车保有量保持增长态势。然而,交通运输在为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便利的同时,其排放的大量废气也会对空气质量和气候造成负面影响。交通源的排放已被证明是造成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交通流量大的城市地区,交通源成为了 PM2.5、NO2、O3等污染物的主要贡献源。由于交通源是人们日常大量接触的污染源,使得人们不可避免地暴露于交通空气污染中,而且交通源的排放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