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详情

ICLEI:2024建设自然城市:中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佳实践案例报告(中英文版)(46页).pdf

上传人: 散** 编号:180934 2024-11-14 46页 40.67MB

下载:
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预览文件经过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三个皮匠报告文库所有资源均是客户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商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最佳实践案例。文章通过多个城市的案例,展示了这些城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的承诺、具体行动和进展。 关键点包括: 1. 包头市通过制定出台多项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投入超百亿实施大气治理工程,建立了“保护区 + 公园 + 重要湿地”的网络管理机制,成功恢复了多样化的湿地生态系统。 2. 北京市的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通过持续的生态修复和严格的分区管理,成功恢复并保护了多样化的湿地生态系统,支持了300多种野生鸟类、1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及众多植物、鱼类和两栖类物种。 3. 北京市门头沟区是中国首都西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1450种高等植物、409种陆生脊椎动物、1600余种昆虫和510余种真菌。 4. 赤水市位于贵州西北部,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包括1581种陆生野生动物、167种鱼类、1400余种野生植物。赤水市通过实施禁渔工作,成功保护了濒危鱼类如白鲟和胭脂鱼。 5. 梁平区位于重庆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小微湿地资源,通过实施“全域治水·湿地润城”工作思路,狠抓湿地保护修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构建了“小微湿地+”推广体系。
包头市如何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北京市门头沟区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保护濒危物种? 赤水市如何通过十年禁渔保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