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CED:2024专题政策研究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昆蒙框架》落实(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ICED:2024专题政策研究报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昆蒙框架》落实(23页).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2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昆蒙框架落实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成员高吉喜马可兰博蒂尼琳达克鲁格SPS 中方组长,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首席科学家、研究员SPS 外方组长,自然向好倡议召集人,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SPS 外方组长,大自然保护协会,生物多样性和基础设施政策总监中外组长*:中外组长*:王 伟卜元卿周 蓉李素萃张玉沙邹长新郝海广刘 冬冯 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助理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助理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生态环
2、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外核心成员*:中外核心成员*:Bob TanseyNigel Dudley梁顺林Jeremy Eppel吕 植Sara Mascola刘 燕Melly Reuling白韫雯周成虎黄文江郭 柯谢高地于丹丹徐 靖王金洲Scott Vaughan张亦默高凌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香港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外方首席顾问北京大学,教授、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科学中心副主任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
3、研究所,副研究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大自然保护协会,农业和食物系统高级政策顾问Equilibrium 研究创始人Eppel 可持续发展联合创始人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海洋和土地副主任大自然保护协会,3030 生物多样性倡议总监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可持续蓝色经济项目主任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秘书处,主任专家支持专家:支持专家:01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昆蒙框架落实执行摘要生物多样性关乎人类福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第五版指出,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尚未扭转,
4、生物多样性面临压力仍在加剧。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世界各国亟待寻求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解决方案。2022 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该框架为遏制和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危机提供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方案,首次确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可衡量的全球目标,即“到 2030 年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框架设定了 4 个长期目标(到 2050 年)和 23 个行动目标(到 2030 年),明确了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向和重点,并对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国具有指导性和约束力。昆蒙框架涵盖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多个方面,从保
5、护地到更广泛的景观管理、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确保框架实施的资金机制,以及包括人权和性别平等内容。目标 1 要求在一个国家的所有领土上进行空间规划,以应对土地、水和海洋利用的变化;目标 2 要求恢复 30%的退化区域;目标 3 提出到 2030 年保护全球至少 30%的陆地和海洋,确保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并附有许多涉及有效性、连通性、代表性、社会公平和包容相关的附属条款;目标 5 至目标 12 聚焦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和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目标 14、15 和 16 强调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公共政策和支出、商业金融部门以及消费者主流的重要性;目标 18 旨在改革激励机制
6、,使其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而非消极影响;目标 19 强调调动国内国际资源,并突出创新融资和激励机制对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的重要性;新增加的目标 23 特别关注性别问题。在以上目标中,受到特别关注的目标有:关于扩大保护地的“3030”目标的目标 3、关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10 以及关于资源调动的目标 18 和 19,这些目标也是本报告专题研究的重点。作为 COP15 主席国,中国推动昆蒙框架谈判圆满结束,鼓励并推动全球共同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和惠益分享三大目标。2024 年 1 月,中国发布了更新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