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24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手册(4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水自然保护中心:2024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怎么办”社区手册(49页).pdf(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怎么办”上海城市常见野生动物社区手册上海市林业总站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文字/冯一迪审校/王放、郑运祥、李梓榕、季镭、冯琛插图/兔子排版/大 Q目录 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野生动物邻居?1 *上海野生动物活动季节历10我是居民11我是居委/物业19 *猫粮管理建议23 *湿垃圾管理建议25其他问题29 *各区收容救护单位地址及电话40 *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地址及电话 42 *相关法律法规431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野生动物邻居?12摄影/王放23貉(h)中国本土物种、上海原住民,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犬科,面部有黑色“眼罩”,与浣熊相似;身体和尾巴的毛发为棕灰色,毛尖黑色。
2、杂食,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中部和南部。因为适应性强、上海生态环境转好,近年貉逐步适应了上海的城市环境,分布区域持续扩大。目前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共有超过300个点位发现了貉。近年监测调查数据显示,貉偏好在灌丛、假山、墙体基部、地下车库的杂物空间、一楼阳台或空调外机下方、架设在地面上的木板结构下方等区域出没或栖息。34狗獾身体矮壮,面部有2条醒目、窄长的黑色贯眼纵纹,在中国可见于除台湾和海南以外的大陆各省区。杂食,通常以家庭群为单位群居生活,会在地下挖掘具有多个洞室的复杂洞穴系统。摄影/郑运祥(hun)45中国体型最大的刺猬之一,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刺猬是典型的夜行性动物,白
3、天通常躲在洞穴、草堆等隐蔽的栖息场所。食性偏向于肉食。在寒冷季节,上海有些区域的刺猬会进入冬眠,有些区域的刺猬依然会顽强地外出觅食、保持清醒。东北刺猬摄影/淡饰56赤腹松鼠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份,是上海最常见的野生动物之一。赤腹松鼠会在高大乔木的树洞或树杈间筑巢,早晨及黄昏活动频繁,常在树枝间攀爬,偶尔也下到地面活动。主要以植物果实、嫩芽、花及昆虫等为食。摄影/蒋天沐67俗名黄鼠狼、黄大仙等。整体毛色为棕黄色,面部有黑色或暗褐色的“面罩”,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除西北部干旱与高原区域之外的广大地区。肉食性,主要以鼠类、鸟类、昆虫、蛙类等为食。通常独居,在夜间和晨昏较为活跃。摄影/郑运祥黄鼬(yu)
4、78在我们生活的社区中,四种特别常见的鸟被合称为“四大金刚”(看看你是否能根据手绘图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眼后到头顶有一大块白斑,随着年龄增加白色部分会变多,所以也被叫作“白头翁”。根据近年野生动物资源监测调查结果,白头鹎已经成为上海市数量最多的鸟类,在居民社区、公园绿地等地方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白头鹎常常天不亮就站在枝头鸣唱,叫声清脆响亮。食性杂,昆虫、植物果实和种子等都会取食。有时会利用部分人为材料筑巢。头顶棕褐色,白色面颊上有黑色大块斑。作为典型的伴人物种,麻雀常常成群出现在人类生活区,在地面上蹦跳着前进。几乎不挑食,繁殖季节尤其会捕食昆虫。麻雀白头鹎(bi)89几乎全身黑色,常被误认为是乌
5、鸦,黄色的喙和眼圈是其主要的辨识特征。主要在地面活动,捕食昆虫。叫声好听多变,善于模仿其他鸟类叫声,甚至会模仿鸣笛、门铃等环境声,有“百舌鸟”的美誉。侧颈到后颈一圈布满黑底白点,犹如戴了一串“珍珠项链”,走路时头颈一伸一缩,叫声为“咕咕”,也被叫作“野鸽子”。常在地面活动,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常选择阳台花盆、空调外机缝隙等位置筑巢,巢穴风格以潦草随意著称,时常由几根树枝简单搭成,一年四季均可以繁殖。乌鸫(dng)珠颈斑鸠(ji)910123456789101112貉*不活跃繁殖期活跃不活跃松鼠活跃刺猬不活跃活跃不活跃黄鼬不活跃活跃不活跃狗獾不活跃繁殖期活跃不活跃鸟类春秋两季为旅鸟迁徙时期,留鸟
6、全年活跃蛇类冬眠出蛰活跃活跃度下降冬眠蛙类冬眠出蛰活跃活跃度下降冬眠蝙蝠冬眠出蛰活跃活跃度下降冬眠除这些常见物种外,上海还零星分布着小灵猫、豹猫这些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哦!上海常见野生动物活动季节历(一般情况参考,不同物种/个体间可能存在差异)注:代表活跃时段主要为白天,代表活跃时段主要为晚上;*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11我是居民1112如果没有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不要过多干预,并遵循以下人与野生动物共处的“四不”原则:如 果 受 到 困 扰,可 以 通 过12345反馈给林业等相关部门。我们小区/学校里有貉等野生动物,怎么办?12QA不害怕不投喂不接触不伤害13貉的挖洞能力其实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