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和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24全球治理新变局下中欧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的新机遇报告(5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和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2024全球治理新变局下中欧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的新机遇报告(59页).pdf(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全球治理新变局下 中欧中欧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的新机遇 作者团队 于宏源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所长 此外,感谢绿色和平高雨禾、郭诗语、谢雯雯、王昕楠、刘琦麟、雍容、孙一丹、李星宇、邓婷婷,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助理李铭泽、任康华、陈宏阳、王新宇、张雅森、方秉舟、赵涵音朱云杰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曹嘉涵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副研究员周亦奇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海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与创新研究所研究员张凯 绿色和平东亚项目副总监何婧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张潇然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博士生李凌志中
2、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对于本报告的大力支持。免责声明 本报告作科学研究、环保公益和信息分享目的使用,不作为公众及任何第三方的投资或决策的参考,不承担因此而引发的相关责任。本报告为课题组于调研期间内基于各种公开信息独立调查研究产出的成果,不对报告中所含涉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作担保。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成立于 1960 年,是隶属于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高级研究机构和知名智库。我院主要任务是: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咨询为方向,通过对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的全方位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通过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合作交流,增强我国的国际影响
3、力和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一直被国内外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问题和中国外交智库之一。绿色和平(Greenpeace)绿色和平是一家国际环保机构,致力于以实际行动推进积极改变,保护地球环境和推进可持续发展。绿色和平成立于 1971 年,在全球 55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26 家分支机构。2002 年,绿色和平在北京设立办公室,二十多年来始终坚持基于丰富国际经验下的本土化实践,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理念,都投入到推动中国本土环境改善的工作中。从参与国际气候谈判到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从保护青山绿水到建立更可持续的渔业管理体系,从减少工业污染到推广生
4、态农业,从参与蓝天保卫战到推动绿色消费生活理念,绿色和平都深度参与并且积极提供解决方案。摘要摘要 全球能源格局正处于深刻变革期,清洁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欧提供了合作机遇。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科技革命的加速,清洁能源产业成为中欧合作的重点领域。巴黎协定后,中欧都设定了碳中和目标,并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和促进经济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与此同时,欧盟的绿色转型政策在法律、经济和科技等多个方面协调推进。通过欧洲气候法、“欧盟2030 年减碳 55%一揽子行动计划”(“Fit for 55”)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5、促使欧盟各成员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形成了与全球气候治理紧密联动的政策体系。中欧既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也是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中欧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在新能源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中欧还通过多个对话机制促进双方在绿色供应链、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了双方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尽管中欧在能源转型领域具有强大的互补性,也存在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欧盟碳关税等单边主义措施虽然试图对高碳排放产品征收关税来激励减少排放和推动工业转型;但也鼓励了绿色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贸易壁垒。中欧未来的合作应宜聚焦于能源转型和绿色金融的融合领域,通过金融、技术、市场的三方合作来提升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力度,加速
6、公正转型脱离化石燃料进程。面对地缘政治对全球绿色供应链的冲击,一方面,中欧宜推动绿色技术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广泛应用,并加强能源转型矿产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双方应共同推动全球南方清洁能源投资、技术研发和推广,将其作为双方合作的细化层面,从而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目录目录 前言.2 第一章 中欧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的“新形势”与新挑战.1 一、全球能源转型步入深水区.4(一)当前全球能源转型进展.4(二)能源转型动力衰减.6(三)中国与欧盟国家的转型挑战.7 二、中欧清洁能源产业合作的背景.9(一)中国退煤和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9(二)欧盟能源转型与绿色竞争力发展并行.12(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