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2023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手册(7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能源模型论坛(CEMF):2023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手册(72页).pdf(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手册 奔腾千里 润泽万物目录CONTENTS低碳转型促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黄河流域低碳转型的重要加速器 加速器一:能源低碳、韧性和包容性转型 加速器二:构建水-能源-粮食-生态系统协同安全保障体系 加速器三:加强黄河流域的应对气候风险能力重要概念可持续发展目标(SDG)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碳达峰与碳中和碳汇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COP)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流域综合治理水能源粮食生态纽带关系新型电力系统气候韧性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基于自然
2、的气候解决方案(NCS)气候智慧型农业(CSA)环境、社会、治理(ESG)Part 1 Part 20321引言010406061319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研究进展与实践案例A 科学研究进展 中国实现碳中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 能源低碳转型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影响 极端天气对电力系统的挑战与韧性提升 电力系统低碳转型赋能环境健康 陕西省能源低碳转型守护水资源、水体洁净目标B 地方实践案例 山西省:能源转型就业问题及政策分析 宁夏贺兰:高效管理农业用水,实现协同治理 山东明水:老牌工业园区的绿色转型探索 山西芮城:能源转型探索兼顾包容性与韧性
3、山西柳林:突破技术壁垒迎甲烷治理投资新机遇 北京房山:废弃矿井生态修复重焕生机 山东青岛:中德生态园标准先行打造“美丽”园区 山东青岛:低碳被动房设计增强建筑气候适应能力 河南鹤壁:行业低碳转型和清洁低碳采暖保障空气清新 山东济南: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提高土壤肥力C 他山之石 美国加利福利亚州的水系统低碳转型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可持续土地管理助力增强生态碳汇及其协同效应 欧盟整合共享平台鼓励多方参与保障政策实施 莱茵河上游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政策制定及实施助力多目标协同Part 34142424445474950505153555657596061626464656667引言在联合国气候大会第二
4、十七次缔约方会议(COP27)上,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该报告反映了自2020年提出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中国落实此目标的进展,同时也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巴黎协定确立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长期目标,即要把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幅度较工业化以前的水平控制在2C之内,并为把升温幅度控制在1.5C以内而努力。为了遏制全球升温,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全球温室气体73%的排放量源于能源消耗,而化石能源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以实现“双碳”目标为目的,低碳转型离不开从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新能源
5、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体系的转型。由于经济体量大、能源强度高、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温室气体排放居世界首位的特性,中国的减排之路任重而道远。能源转型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而只有具备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特点的能源转型,才能保证其可持续性,从而给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帮助中国稳步实现气候目标。黄河流域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也在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和美丽中国建设中都具有关键的战略地位。因此,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安全息息相关。依托于黄河流域的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和战略地位,其绿色低碳发展可以充分发挥三个低碳转型加速器的作用:1.
6、扎实推进能源低碳、韧性和包容性转型,为产业升级、转移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2.加强水-能源-粮食-生态系统的协同管理,把握资源节约、资源高效利用和气候治理的整01体性,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3.利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协同生态系统的质量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增汇等多重效益,加强流域内应对气候风险的能力。黄河流域的绿色低碳发展需要注重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挖掘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多赢。此手册是由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研究团队特别准备的,给关注流域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定与执行者、学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