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NIC: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56页).pdf(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前前 言言 自 1997 年起,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定期组织开展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工作,每年发布两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至今已持续发布 53 次。报告力图通过统计数据真实反映我国互联网络建设发展历程,成为我国政府部门、国内外行业机构、专家学者和广大人民群众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稳中有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加速融合,网络资源供给持续丰富,数字消费市场培育壮大,应用生态更加完备,为加快推进新型工
2、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发挥积极作用。作为中国互联网络建设发展“记录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持续跟进我国互联网发展历程,不断扩大研究范围,深化研究领域。报告围绕互联网基础资源、网民规模、互联网应用等三个方面,力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数据展现,综合反映 2024 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在此,衷心感谢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统计局、共青团中央等部门对报告的指导。同时,向为本次统计调查工作提供支持的广大机构和网民致以诚挚的谢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24 年 8 月 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I 目目 录录 核心数据核心数据.1 第一章第一章 互联网基础资源
3、发展及应用状况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及应用状况.3 一、互联网基础资源发展状况.3(一)IP 地址.4(二)域名.5(三)移动电话基站数量.7(四)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7(五)光缆线路总长度.8 二、互联网基础资源应用状况.9(一)网站.9(二)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0(三)上网时长.10 第二章第二章 网民规模及结构状况网民规模及结构状况.13 一、网民规模.13(一)总体网民规模.13(二)城乡网民规模.15(三)非网民规模.16 二、网民结构及上网设备.18(一)性别结构.18(二)年龄结构.19(三)上网设备.19 三、网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状况.20 第三章第三章 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
4、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23 一、总体发展状况.23 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II 二、基础应用类应用.24(一)即时通信.24(二)搜索引擎.25(三)线上办公.26 三、商务交易类应用.27(一)网络支付.27(二)网络购物.28(三)网上外卖.29(四)在线旅行预订.31 四、网络娱乐类应用.32(一)网络视频.32(二)网络直播.33(三)网络音乐.35(四)网络文学.36 五、公共服务类应用.37(一)网约车.37(二)互联网医疗.38 六、专栏.40 附录一附录一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45 附录二附录二 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互联网基础资源附表.48 附录三附录三 调查支持
5、单位调查支持单位.53 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 核心数据核心数据 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近 11 亿人(10.9967 亿人),较 2023 年 12 月增长 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78.0%,较 2023 年 12 月提升 0.5 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10.96亿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7%。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 3.04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27.7%;城镇网民规模达 7.95 亿人,占网民整体的 72.3%。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 99.7%;使
6、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电视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 34.2%、32.4%、25.2%和 30.5%;使用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设备和个人可穿戴设备上网的比例分别为 10.4%、21.9%和 24.2%。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 IPv6 地址数量为 69080 块/32,较 2023 年 12 月增长 1.5%。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域名总数为 3187 万个,其中,“.CN”域名数量为 1956 万个。截至 2024 年 6 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 10.78 亿人,较 2023 年 12 月增长 1824 万人,占网民整体的 98.0%。截至 2024 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