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专题报告-优化建筑垃圾管理助力双碳战略-北京建筑大学李惠民(公开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专题报告-优化建筑垃圾管理助力双碳战略-北京建筑大学李惠民(公开版).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优化建筑垃圾管理,助力双碳战略北京建筑大学李惠民电话:136931760062024年8月24日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ENGINEERINGCONTENTS目录“双碳”政策中的建筑垃圾12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减碳潜力3建筑垃圾碳排放管理“双碳”政策中的建筑垃圾“双碳”政策中的建筑垃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l 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l 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双碳”政策中的建筑垃圾2030年
2、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l 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制定建筑拆除管理办法,杜绝大拆大建。l 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以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大宗固废为重点,支持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鼓励应用于替代原生非金属矿、砂石等资源。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双碳”政策中的建筑垃圾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l 严格既有建筑拆除管理,坚持从“拆改留”到“留改拆”推动城市更新,除违法建筑和经专业机构鉴定为危房且无修缮保留价值的建筑外,不大规模、成片集中拆除现状建筑,城市更
3、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应大于现状总建筑面积的 20%。盘活存量房屋,减少各类空置房。l 加强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管控,到 2030 年新建建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排放量不高于 300 吨/万平方米。l 推进建筑垃圾集中处理、分级利用,到 2030 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55%。“双碳”政策中的建筑垃圾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l 积极鼓励绿色低碳导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发展。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l 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广资源循环型生产模式,大力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
4、再生材料和产品质量,扩大对原生资源的替代规模。l 到2030年,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45%左右。建筑垃圾是“双碳”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减碳潜力系统边界碳排放的主要环节排放类型排放源活动水平排放因子直接排放拆除活动的排放(DD)拆除垃圾产生量(t)4.23kgCO2/ta运输环节的排放(DT)拆除垃圾产生量(t)直接到填埋厂:3.87 kgCO2/t到资源化工厂:2.58 kgCO2/t资源化工厂到填埋厂:1.29 kgCO2/t b拆除垃圾资源化过程的排放(DR)拆除垃圾资源化量(t)2.73 kg
5、CO2/t c填埋设备的排放(DE)填埋的拆除垃圾量(t)0.48 kgCO2/td填埋产生的气体排放(DL)填埋的拆除垃圾量(t)4.70 kgCO2/td间接排放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排放(IL)填埋的拆除垃圾量(t)1.76 kgCO2/te循环材料避免的排放(AE)循环材料产生量(t)再生骨料:2.18 kgCO2/t b 钢材:1700 kgCO2/t b不同工艺碳排放数据分析(一)填埋处置建筑垃圾填埋处置碳排放主要产生在三个环节,分别是运输、填埋作业及土地占用。经测算,吨建筑垃圾CO2排放量为10.81kgCO2,合每亿吨产生CO2为108.1万吨。(二)资源化利用由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
6、用存在运输和机械能耗的因素,其利用过程实际也是碳排放的过程。经测算,吨建筑垃圾CO2排放量为5.31kg,合每亿吨产生CO2为53.1万吨。表表 建筑垃圾直接处理过程建筑垃圾直接处理过程COCO2 2排放排放阶段阶段运输运输填埋作业填埋作业土地占用土地占用合计合计作业能耗作业能耗填埋气填埋气CO2排放(kgCO2e/t)3.87 0.484.71.7610.81表表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COCO2 2排放排放阶段阶段运输运输机械耗能机械耗能合计合计CO2排放(kgCO2e/t)2.582.735.31建筑垃圾资源化减排量(静态分析